旧闻重发:去年翻译的一篇farnamstreet文章。略作调整! 思维是一切财富、功名与创新的源泉。——克劳德·布里斯托 本文内容主要来源于博恩崔西的书《Get Smart》,尽管我也不是很认同这种过于简化的观点,但是其思想的精髓,还是可以拿来作为丰富自身的一个思维工具。 在我们开始往下讨论之前,先要澄清一点:这篇文章不是教你从白手起家到百万富翁的文章,所以不是标题党。这是一篇为你提供思考工具的文章。其次,再声明一遍,排除人生运气和机遇这些因素,这些东西并不能保证一个普通阶层的人一定能变得更有钱。只是提高可能性,比如判断和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的能力。 一、思维的作用畅销书作家曼蒂诺说: 成功没有捷径。人类的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表明:要想获得成功,你必须要对宇宙最基本的真理和最普遍的法则加以实践。——曼迪诺 最基本的真理和最普遍的法则就是我们应该去努力发现的东西。。 二、恐惧失败大多数人并非努力去成功,而是尽力避免失败!(可以理解:最保险的做法,只是很难变得富有而已)崔西写道: 少时受到的消极评价以及成年阶段的挫败使人变的思想麻木,因而担心犯错,损失时间和金钱。哪怕眼前有个绝佳的机会,人们也会无动于衷,不敢行动。 由于担心失败,所以大家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借口来避免采取行动。没有时间、没有启动资本、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就像车灯前面的鹿,失败的恐惧让人反应迟钝。 但事实表明大部分都是从服务他人来获取回报。开始并非很有钱,但是他们会提升自己的销售能力,提升服务技能,让自身变得越来越有价值。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机会之门向他们敞开! 三、担心反对和批评由于担心遭到别人的反对和害怕外界的批评,所以大多数人的直接反应是“寻求社会认同”。迫切地渴望被认同和被接受,导致人们只会按照大多数人习惯的方式去思考,而正如我前面的很文章所提到:“一贯的思维和行为,只能带来一贯的结果”。 我们不想与众不同。结果是,我们也放弃了学习和成长。
崔西写道: 欲有所未有,需学所未学,为所未为。 如果你学习的是某种具有普遍价值的知识,你就永远有机会实践自己所学到的东西。 但是综合起来问题最终却会变得非常棘手。 通常,当我们勇敢地用与众不同方式去思考和行动,我们在心理上对那些重要的反馈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最终我们却发现这些意见根本就不是我们想要的。 此时,我们需要的是坚持! 大多数人想要成功却不愿付出牺牲。既想要蛋糕在我们的手里,又要把蛋糕吃进肚子里。我认识的那些取得巨大成功的人都经历并克服了很多挫折。很多人在挫败面前选择了放弃,但是他们坚持了下来(当然也有不少尽管坚持但最终失败了的人)。最终,那些遇到困难就迅速逃离的人通常只取得了很一般的成就。 四、付出和回报只有一种关系会长期存在,那就是“共赢”。崔西写道: 富人一直致力于创造价值、提供产品和服务以丰富和提高其他人的生活。 他们愿意在取得回报之前不断进行投入。他们不相信有掉馅饼和不劳而获这种事。在付出与回报的关系方面,富人相信的是必须要为自己想要回付出相应的努力。 穷人则在付出和回报的关系方面缺乏最基本的常识和理解。他们总是想着不劳而获。每天梦想着什么也不做就能成功,不劳动就能致富,不付出就能赚钱,不努力就想获得名望。 穷人爱赌博,喜欢买彩票。喜欢踩点上班,在办公室浪费完一天时间之后,尽可能地最早下班。 他们参加一场又一场的像《偶像101》这类的选秀考试,觉得自己可以在不努力提高天赋和能力的情况下就能干掉其他所有参赛者,进而变得富有并为人所熟知。 恐惧会让我们变得平凡,不敢冒险试错! 尽管,只是改变思维方式不能保证你能变成富人!但是,改变思维方式却能够转变你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当你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就会对产生在你周围的一切刺激采取与众不同的行动,做出与众不同的回应。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会做的比大多数人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