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文字 (据脱口秀整理)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980天,也是新年节后的第一天。好久不见,非常想念! 今天给大家看的这两张照片是专门为你、为摄影早自习的听众拍摄的两张样片,而且照片是新鲜出炉,就是昨天拍的。我们昨天到公司上班,看着窗外的雪越飘越大就坐不住了,所有人一起跑到故宫去拍照去了。我就请我的妻子李杜宇专门来为大家做了一次模特,我要给大家再次演示用闪光灯拍雪花的这个问题。这个知识点我们以前讲过,但这一次我们有对比图、有照片,相信大家印象会更深刻一些,理解的会更透彻一些。听说周四北京还有雪,在北京的同学们应该正好能用得上,在南方同学也不要气馁,因为同样的技法是可以用来拍雨的。到底怎么回事?我们先来看图: © 叶梓 这里有两张照片,第一张是用了闪光灯的,第二张没有用闪光灯,你会发现这两张图里面有很多的区别,就雪花而言你会发现第一张的雪花特别多,而且特别的大、特别的亮,但第二张雪花几乎就看不见了,而且变成了线状。其实这两张照片用的都是f/16的光圈,也都是1/125s的快门速度,并没有什么差别,唯一的差别就是第一张用了闪光灯,第二张是雪天的自然光线。你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这两张照片哪一张会更符合你对雪的那种感觉、那种想象?更像是你肉眼看见的那种雪花?显然是第一张。这就奇了怪了,明明第二张才是自然光线,为什么我们会觉得用闪光这张反而更符合我们对雪的期待?这就是因为用闪光灯来拍空中的雪花有三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因为闪光灯能照亮近处的雪花,离得越近的被照得越亮。这样一来雪就变白了,变醒目了,整个画面当然就更好看了。 但是还有第二个原因,就是闪光灯它有一个特点:离得越远的事物就越没法被闪光灯照亮。也就是说,相对近处的景物而言、相对人物、相对雪花而言,远景始终是比较黑的。如果你闪光灯的强度够大,近处的东西很亮的同时远景比起近景来就会变黑。我们有句俗语说“闪光压暗背景”,就是这么回事。它其实是改变了前景和背景之间的光比,两者之间的亮度差异变大了。如果你觉得这个不太好理解的话你可以想象一个手电筒正拿在你手里,当你把手电照向近处的人,哎呀!刺眼的不行,但是照向远处的山、远处的房子,你会发现几乎无法照亮背景。闪光灯就是这么回事。 背景黑了有什么好处?衬托雪花!背景如果是明亮的、白色的,或者是浅灰色的,我哪能看到那些雪花在哪呢?背景一定要是深色的才行。如果我们没有闪光灯来让背景变暗的话,我们就只能去找一些像松树这样的东西尽可能的让背景按一点才行。但事实证明松树也不是很好用,因为松树上还有很多积雪,而且红墙也不太好用,你们可以看看第二张照片的背景就是红墙,它也就是那么回事,颜色不算太深,所以雪花也不够明显。这是闪光的第二个好处。 第三个好处最为重要,闪光灯是瞬间光源,它射出的光线在几千甚至一万分之一秒之内就结束了,光线就停止了,就没光了,所以雪花它就被闪光给定格在空中了,在真实的世界里面雪花确实还在往下落,在画面里确实它也会往下划出一点点的下落的痕迹,下落的线条,但是由于它在闪光的短暂瞬间里它实在被照得太亮了,所以我们现在在第一张照片里看到的就几乎只有一个原点了。不信的话你可以戳一下第一张图片,然后用两个指头给它放大一点,仔细看一下雪花,你看看它上(误:应该为“向”)下的方向是不是还留着一个小尾巴?那是它在自然光线的照射下往下落的一个痕迹,而现在它所在的圆点就是闪光灯照亮的那一瞬间它所在的位置。所以闪光的第三个好处就是可以把运动物体给凝固在原地,让雪花定格在空中,确保它是一个小圆点的样子。 © 叶梓 好,我们再回顾一下杀闪光灯拍雪的三个好处,第一可以让雪更白,第二可以让背景更黑,第三可以把它凝固在空中。可想而知,在拍空中的雪花时闪光灯到底有多重要。 - 小贴士 - 最后再给两个小贴士,如果你想让雪花变得更多一些、更拥挤一些,你可以使用长焦镜头。我现在使用的是35mm偏广角镜头,所以雪花还不显得那么多。 另外如果你想让近处的雪花的光斑更大一些,变得更夸张,像鹅毛大雪那样,那么你可以用更大的光圈。我现在用的是小光圈f/16,所以即便是离镜头很近的(比如左上角那片雪花)的白点也不是特别的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