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民俗表演最具有传统特色

 湖心书馆 2019-02-13

一、高跷

高跷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北魏时即有踩高跷的石刻画像。

关于高跷的起源,学者们多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与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据历史学家的考证,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

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

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角色间多男女对舞,有时边舞边唱。

各地高跷所使用的木跷从半米至2米不等,从表演风格上又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

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二、背棍

背棍是一种起源于山西传统民间艺术,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据说当时人们在新春元宵节观灯火时,娃娃们多由大人顶在肩上观看。

一般来说,铁棍上演员都是只有表演而没有演唱,属于造型艺术那一类。棍的民俗文艺活动,也是山西传统闹红火的主要内容之一。

节日里经过精心打扮的娃娃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画,人们从中受到启发,便把经过挑选的娃娃们精心化妆,由大人双肩顶着,走上街头表演。

以后又用背棍绑在下面大人的背上,棍高过头,娃娃由双肩升到棍的顶端,便于人们观看,便于棍上的娃娃表演。这样,便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背棍”。

这种表演艺术逐步演变发展,与传统戏曲、神话故事揉合在一起,成为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相沿成习,约定俗成,正名为背棍、铁棍。

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懈努力,博采众长,吸取东北秧歌“群舞”、民间高跷“凌空”之优点,雕塑造型之优美、杂技惊险之玄妙,“绘画”色彩而形成的独特民间艺术。

三、舞龙

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一种中国民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

舞蹈者持中国传说中的龙形道具而得名,龙的形象源于中国古代的图腾,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并把它看做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物。

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成为全国各地传统的一种民俗文化,舞龙这项民俗表演活动历史悠久,是在一年中的大型节日里面节目之一。

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文化,已经遍及全国、东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等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都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

​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把龙作为吉祥之物,在节日、庆典、庙会等期间,都有舞龙的习俗。至于始自何时?已无可稽考。舞龙不再是某一民族独有的项目,而是属于全体华人的。

在我们祖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龙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舞龙是全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一部分,为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所喜爱。

总之,那些年,年俗庙会上精彩表演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随着人们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这些传统的民俗活动演出越来越少,有些已濒临失传。各位看官,你还看到过这些表演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