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友情提醒:不用尺子了 & 用心感受第一眼 & 做好上瘾的准备 1 黑白配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引导错觉:你能盯着黑色或白色十字目不转睛吗?我肯定你不能!如果你能,那说明你具备“超视”的特殊能力! 事实证明,大多数人都会被不同颜色的十字引导,你的眼睛会不自觉的在黑白十字之间交替,这是一种正向的视觉激励,因为我们习惯于欣赏那些规则的图案。 2 摩天轮 这个幻象使用了虚假阴影来让我们的大脑相信它在运动,然而它并没有!并且奇妙的是,这种运动错觉不像之前的圆盘转的那么快,你会感觉摩天轮真的在慢慢转动。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张幻觉图片的背景用了一种容易导致人眩晕的黄色,所以不建议长时间盯着它,你可能会觉得想吐。 3 几种颜色? 下面这张图里你看到几种颜色?四种对吗?紫色、橙色、海蓝、青蓝?很不幸,我们的眼睛又被骗了! 这都得怪那些紫色和橙色的线条,是它们干扰了我们眼中颜色的对比度!紫色条纹会让蓝色变深,橙色条纹会让蓝色变浅。这种错觉图特别容易引起人们的争论,因为我们总是直觉的相信“眼见为实”。为了证明你处在错觉中,请看下图。 4 飞船? 其实幻觉无处不在,我们每天所看到的世界都是由98%的现实和2%的幻觉和错觉组成的。眼睛没办法帮我们忽略掉那2%的信息,所以判断就全部交给了大脑。然而大脑有时候也不完全靠谱。 这张照片就是个典型,这不是海市蜃楼,这只是单纯的雾气和雨的影响,它们截断了地平线,让你以为远处的货船飘在了天上。单纯观察照片可能你很难看到那层雾气,仔细看看就会明白。 5 阴影幻觉 你知道罗夏测验么?它是一种通过幻觉图像测试投射人格特征的测验。有时你会在网络上的某个社区或角落发现有网友会发一些诸如第一眼看到什么你就是什么性格的测试。下面这张图就可以用于罗夏测验。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人还是大理石圆柱? 如果第一眼看到的是人,说明你的大脑对生命对象的判断很活跃,你也许是个比较感性的宝宝。如果第一眼看到的是大理石圆柱,说明你的大脑对物体对象很活跃,你可能偏于理性。不过这张图并不能准确说明什么,真正的罗夏测验图片比这个更抽象。 6 Hering 幻觉 Hering 幻觉是由 Ewald Hering 于1861年发现的。他发现,如果你以下面图片里的方式定位两条平行线,它们会神奇的弯曲起来。 这种幻觉类似于“怪物错觉”(上期有提到)的效果。圆点中心被我们的大脑感知为更远,而黑线条的末端离我们更近,这种透视反应让我们的大脑误解了红线的直线性。 7 哪边儿沉? 又是一只喵星人,不知为何科学家们形象的解释科学现象时总是喜欢用喵星人。这让猫哥很费解!更费解的是,下面这张图里喵星人所在的位置,那个矩形是歪的吗?怎么看怎么都感觉歪对吗? 我都带你看了这么多幻觉图了,你应该能理性的判断出矩形肯定不是歪的了。但你没办法说服你的眼睛对吗?为什么呢?因为矩形内部的斜线角度差异让我们的大脑相信上面的“箱子”是倾斜的,那只喵星人只是为了增强这种错觉!如果把上面箱子的斜线反过来和下面的一样,就不会有这种错觉了。 8 彭罗斯楼梯 这是个老物件儿了,一种反物理常识的楼梯。它只能被这么画出来,现实中是做不出这种效果的。除非利用角度错觉来实现。每一阶楼梯都比前一个低一些,你就这么绕着圈看,看不出任何毛病! 其实你可以这么理解这个东西:在三维宇宙里它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如果你了解高阶空间的原理,你会发现这东西可以很容易在高阶空间里被造出来!形象的做个比喻:《盗梦空间》。它还有几个兄弟:莫比乌斯环、克莱因瓶... 9 奇怪的波浪线 仔细看下面的图,你可以把每一条线比作铁丝,是不是线条一直在锯齿状和波浪状之间交替切换?要不,你再仔细看看? 答案肯定的啦:它们都是波浪线!只是那黑灰相间的变色出现的位置不同,让你有了一种角度和曲线的错觉! 10 同时对比错觉 这种错觉非常有意思,它被称为同时对比错觉。图片中间的条形是渐变色还是纯灰色? ![]() 训练了你这么久,你一定能脱口而出:纯灰色!然而你还是无法征服你的眼睛和大脑!这叫什么?这叫口是心非!不过要说服它们也很容易,试着用东西把背景挡住,只露出灰色条形,它们瞬间就被征服了! 11 平行线错觉 这张图在所有的错觉图里设计手法是最粗暴的一类!为什么说粗暴?因为它的对比度和模糊的排列让你有极强的感觉:这些线都是歪的!!根本没办法强制自己的眼睛去试着把它们看成是平行的,根本不行! ![]() 我觉得吧,你也不用用尺子量了,如果你是从上一期一直看过来的,微微一笑就好了!用心感受一下这种错觉图的魔力。 12 魔幻旋转 都看到这儿了,你应该已经能够理解大部分幻觉图都是静止不动的了。那么剩下的就是去感受它如何骗过你的眼睛忽悠你的大脑了。下面又是一张“视觉咖啡因”,它可以舒缓你的压力。 ![]() 这类东西只能以“作品”的形式出现。它不能被用在生活中,如果在现实世界人们经常用这种手法来装饰公共空间或者打广告,就会让人们无法分辨显示与虚幻。 13 疯狂的星炉 “视觉咖啡因”第二弹!这张图的构造就像一个“仿星器”的内部一样,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享受它带来的安宁! ![]() 盯着它多看一会儿,你会感觉手机屏幕像是被打开了一个入口,有想伸手进去的冲动。如果你觉得它转的速度不够快,你就快速的眨眨眼,注意那种刹那间的极速体验! 14 葡萄波浪 “视觉咖啡因”第三弹!这种幻象的重点来自于图中每一颗“葡萄”的黑边和白边,这让我们的眼睛感知到了深度,就是这种简单的骚操作,形成了大波浪的感觉。快速的左右移动你的视线,感受一下。 ![]() 科普一下:图中物体阴影一侧代表暗信号,白色一侧的非阴影和暗信号产生对抗,形成了深度幻觉,加上那些葡萄籽的几何波浪排列,就把你带坑里去了。 15 星光闪闪 “视觉咖啡因”终极!专注于任何一个小点,你不会看到任何神奇的现象。但是试着盯着螺旋的中心点,你会看到星光闪烁! ![]() 当你盯着某一个点时,眼中的感受野(大脑中感知闪光的区域)不会被激活,所以你不会有任何感觉。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在外围以不同于中央凹的方式运作(脑科学)。 其实,我们的大脑远比想象中的更强大,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活在一个高维空间里,在那里,我们认知事物的方式可以完全突破视觉极限。在有限的三维世界中,这种突破视觉常理的东西自然也就成了“毒药”了。上瘾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