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悠吴律|哇~“永慧禅寺”的名字还藏着一段故事

 shhg子夜 2019-02-13


走过那么多路

见过那么多风景

你知道它们背后的故事吗

下面小编就来讲属于“永慧禅寺”的故事

快搬好小板凳专心听



光福的蟠螭山上永慧禅寺,始建于南朝,明嘉靖年间重建,隆庆三年又复建,但无论兴废如何,寺名一直未曾变更。至于原因呢,请往下看!



01


最早这里只有两间草屋,住着师徒两个和尚。老和尚叫永悟,七十多岁,小和尚叫慧悟,二十多岁。他俩在山上一边念佛经,一边垦荒种地,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尽管这样,老和尚永悟还是省吃俭用,一心想建座禅寺,让佛教在这里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当地人知道后,纷纷化缘,奈何这些功德钱对建造一座禅寺来说,是杯水车薪。慧悟知道这是师傅毕生的心愿,一直牢记心中。



02


一天,老和尚永悟收到西华寺院寄来的一封书信,阅后喜笑颜开,对慧悟说:“西华一带施主知道我们要在蟠螭山建座禅寺,已经化缘银子三百两,只等明天黄道吉日,让我们去取。我把这件事交给你去办,明天一早出发,日落之前返回。



第二天天才刚亮,慧悟起身吃了点东西,带了只包裹,便辞别师傅匆匆下山,西华距蟠螭山有四五十里路,尽管一点也没耽误时间,但赶到那里,已是午后。



慧悟一看天色,离日落还有一个多时辰。他在西华寺院里拿了银子后,在附近集市上吃了几个馒头,买了几条生瓜,往口袋里一塞,就原路返回。



03


虽已是傍晚时分,但仲夏时节,此刻依然蒸热异常,慧悟走了一阵,已汗流浃背,头晕目眩。如果步行,在天黑之前恐怕难以赶到目的地,自己带了这么多银两,夜晚很不安全。


倘从西华寺摆渡至光福窑上,可省走二十多里路。慧悟于是沿河行走,看看有没有便船摆渡。



正在这时,湖面上出现一条木船向他驶来,慧悟招收喊道:“船家,小僧摆个渡,请行个方便。”


船家连连点头道:“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至于摆渡钱,你看着给吧。”



慧悟上船一看,只见船上有四五个彪悍,个个满脸横肉,坦胸赤壁,不由倒吸一口冷气。他想:“兴许这是条黑船。”他想跳上岸去,只奈船已远,事到如今,慧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钻入船舱,默念“阿弥陀佛”了。



木船徐徐向岸驶去,慧悟察觉到,四个汉子窃窃私语,对着他肩背的包裹,投来贪婪的眼光。



慧悟断定,歹徒想谋财害。自己安危是小,要是银子没了,师傅的愿望就会成为泡影。



他在思考着如何摆脱眼前的困境,船驶入湖心时,速度明显慢了,慧悟看出:这伙歹徒要动手了。



“船家,”慧悟灵机一动,从舱内钻了出来,“舱内好闷热呀!”到了舱外,他伸了伸懒腰,用衣袖擦了把汗。



若无其事地说:“舱内蹲久了,忍不住要到舱外吹吹风,”随即包裹拿下来,丢在舱板上,又脱掉僧衣,撂在船舷上,走过去,帮着船家摇起橹。



慧悟的举止,出乎蛮汉的意料,你望我,我望你,不知如何是好。天际飘来一团浓云,越来越近。慧悟道:“俗话说,乌头云,白头雨,行得春风有夏雨。”


船艄船头四条汉子以为他在暗示“善恶自有因果报”的道理,所以把眼光一齐射向慧悟。



慧悟画风一转说,“看来要下一场大雨了。”说着,把一件汗衫也脱了,赤着膊,起劲与蛮汉摇船,对舱上的包裹和船舷上的衣服看也不看。



四条汉子都猜测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慧悟似乎想到什么,走过去,从包裹里掏出几根生瓜,说:“各位老兄,大热天,摆渡也够辛苦,我包裹里有解渴的好东西。”


自己拿一根“咔”地咬了一口,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其他几根一一派给汉子们。



汉子们见慧悟从包里拿出的是几根生瓜,大失所望,心里在想:既然无财可图,又何必去害人一命,所以很快把船摇至河埠。



慧悟付了船钱,拿了包裹和衣衫跳上了岸,穿好衣衫,从容的走他的路。慧悟回到了蟠螭山,将包裹里的三百两银子交给了师傅永悟。



04


三个月后,禅寺落成,永悟从自己与弟子的法号里各取一个字,命名为“永慧”。一经命名,便成久传。



是不是没有想到永慧禅寺是这样建成的

以后小伙伴们带着朋友去参观永慧禅寺的时候

就可以讲给朋友听啦

带着故事去看风景,会有一种全新的体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