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氏古村展|福建省仙游县西苑乡柳园村

 木香草堂 2019-02-13
摘要: 在福建仙游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在那崇山峻岭之中,隐藏着一个古村落——柳园村。 柳园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也是全市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行政村,位于石谷解五雷山下。这里远离喧嚣,宁静悠然,民风淳朴,还有保存较为 ...
1.jpg

2.jpg
     在福建仙游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在那崇山峻岭之中,隐藏着一个古村落——柳园村。
      柳园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也是全市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行政村,位于石谷解五雷山下。这里远离喧嚣,宁静悠然,民风淳朴,还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古民居建筑,上月刚被列入第一批福建省传统村落名录。这里仿佛一处世外桃源,置身其中,恍若与世隔绝。
3.jpg
4.jpg
5.jpg
6.jpg
      入闽始祖郭嵩于唐末咸通(860-874)年间,随王审知入闽为官。郭嵩居长乐,生三子:赘、贵、贽。其季子郭贽生二子:恂、绚,长子郭恂(字正道,官唐末明贤侍郎)公于梁太祖间入仙游大蜚山,其十一世祖朝辅公,字公弼,号止庵,浩赠通议大夫资治尹南京府尹。于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自兴化县始迁于兴泰县九龙山柳园以居,其子灿公,字季文,号焕章,乡试解元,历仕南京知府。距今已有740多年历史。
      柳园村在雄伟的戴云山麓东面,北与永泰县赤水村接壤,南临前溪村,距仙游县城69公里。这个村平均海拔1050米,与永泰、德化县交界,是仙游县边界村,也是仙游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回族)行政村。柳园村全村皆为郭姓,共268户,1086人。柳园村共有80岁及以上的老人29人,是名副其实的长寿村。为了走出大山,村里的孩子更是勤奋好学,因此人才辈出,新中国成立后就有研究生、大学生、大专生等100多人走出大山。
7.jpg
8.jpg
9.jpg
      由于出行不便,柳园村保存了最原生态的环境,这里不仅山清水秀,民风更是淳朴,村民热情好客,邻里和睦友好。村内留有清代古民居建筑3座,村落中郭氏祠堂、老街、旧巷、庙会交融展现村落独特的魅力。其中一处古民居中还完整保留清咸丰年间的“四代同堂”牌匾,四个字全部镏金,厅堂内雕刻花鸟等景物。2015年该村被福建省住建厅列入第一批福建省传统村落名录。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在当地,很多人家都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做饭用的还是土灶、大铁锅,烧的是柴火,吃的是自己种的蔬菜粮食。一到饭点,站在村内高处,便可看到家家户户升起的袅袅炊烟,笼罩着整个村落,恍若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

这个村落在群山环抱中,云雾缭绕,流水潺潺,绵延不断的山峰,还有那盘旋着的乡间小道,那一望无际的万亩良田,村舍要山间群居着,所有的村舍都完整地保留了原始状态的建筑和布局。
这里的云雾是常年都存在的,这里最不缺的就是这里的青山绿水,还有清新的空气,那山谷回荡着的婉转的鸟鸣声,当云雾升起来的时候,这里已经有着仙境一样的景观,林间云雾在游荡着.......

一路上看尽所有的景色,让自己的心都在跳跃着,一直带着好奇与期盼来到这里的村落......石板路还有那潺潺流动的小溪,层层叠叠的古老民居顺坡而建,鸡鸣狗吠声、炊烟袅袅带来田园生活的美感。

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层层叠叠的古老民居顺坡而建。那一片片黑色的屋顶,那村头不知年份的大树,废弃的古木....我们诉说这个村落的久远的历史传奇。绿树掩村舍,屋墙触摸着时间带给它的历史以及历史的冲刷,流水流淌着百家的烟火味,青苔石头聆听着流水的声音,还有杂草丛生的小道,诉说着这里得出人迹罕至......篱笆掩不着满园得出风光,石板小道不知通到尽头的风光是怎样的,石阶永远是进入家的路途必经之处.......青苔布满的石阶,还有布满灰尘的门把手,那木质的楼梯已经布满了蜘蛛网的痕迹.....喜庆的对联已经褪去当初的颜色,留下的只是过往的回忆......
20.jpg
21.jpg
   这栋清代古民居“五桂”,已经变为残垣断壁,墙壁的凋零,房屋的塌陷,还有那陈旧的木头已经腐朽不堪,屋顶上已经杂草丛生......
23.jpg
26.jpg

28.jpg
那一条条幽长的布满青苔的石阶,把一座座错落相间的古民居连接起来。连接起来的不只是这里的独特的房屋,还有那家家户户的情谊.......柳园村留下历史的脚印,还有大山的庇护,自然与历史的结合让这里散发着独特出独特的韵味....


后记:守住乡村,守住未来。一个古村,既是一枚留存古朴民风和宗族脉络的印章,也是一个记录村风良俗和建筑元素的标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那一幢幢老宅,那一砖一瓦,都弥漫着岁月的芳香,它们不仅是一道文化遗存的防线,是一面鲜活的时光表情,也是一个民俗民情的生动符号。(郭在权)

中华郭氏网已开展中华郭氏古村普查,请将所在的郭氏古村拍照、并整理相关资料在中华郭氏网发布,或联系微信号:gzq888999000 感恩支持!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