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冲击200亿方!山西启动煤层气矿权退出机制!(文末福利)

 卡卡2FM4 2019-02-13


山西省政府为进一步加快煤层气开发,计划今年全面实行煤层气矿权退出机制,此举将扭转该煤层气第一大省开发活力不足的现象。可预见的是,该机制的实施将严厉制止山西省煤层气部分企业圈而不采的现象,煤层气开发将再次提速

 

山西省是全国煤层气资源富集程度最高、开发潜力最大的省份之一。数据显示,山西省境内埋深浅于2000米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约8.31万亿立方米,产能占全国的96%。截至到2018年底,山西省煤层气产量达到56.3亿立方米,利用量约占全国的90%。

 

山西省计划到到2020年,全省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达到1.1-1.4万亿立方米;煤层气抽采总产能达到400亿立方米/年,产量达到200亿立方米/年;输气管线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燃气使用人口覆盖率达到70%左右。

 

但是,山西省煤层气登记面积90%以上都掌握在少数几家大企业手中,圈而不采现象比较突出。为了扭转煤层气区块资源垄断造成的活力不足现象,山西省积极推行煤层气矿业权改革,通过拍卖、挂牌等竞争方式对煤层气探矿权进行公开出让;探索煤层气区块退出机制,对长期勘查投入不足的核减其区块面积,情节严重的将收回区块。

 

并在此基础上,于今年全面实行煤层气矿业权退出机制,加大煤层气开发力度。按照山西省政府相关规定,将提高煤层气区块最低勘查投入标准和区块持有成本,企业取得煤层气区块后长期勘查投入不足的将受到处罚,具备开发条件的区块将限期完成产能建设,已进入自然保护区等禁采区的矿权要责令停止开采并有序退出。

 

实际上,与煤层气开采相比,前些年我国页岩气圈而不探、圈而不采的现象更加严重。

 

2011年和2012年,国土资源部先后进行两次招标出让页岩气探矿权。第一次招标为邀请制,受邀的主要为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企业。第二次则是面向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公开招标。与第一轮相比,第二轮招标资质条件大为放开。第二轮招标共有16家企业成功中标,令人惊讶的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四大油气巨头无一斩获。

 

国土资源部此举意在打破中国油气开发中的垄断格局,引入更多市场主体以促进页岩气开发。但现实情况却并不如意。前两轮中标的不少企业在成功圈到页岩气资源后,圈而不探、圈而不采,后续进展缓慢,迟迟没有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

 

资料显示,第二轮招标的中标企业中,几乎都没有从事石油、天然气等传统油气开发经验,其中有2家为民营企业,4家是在投标前三个月之内才成立。这些中标企业并不掌握页岩气勘探相应的开发技术。还有一些企业,参与竞标本身就意不在开发,而是希望通过拿到标后再去融资,转手卖出去做“二道贩子”。

 

国土资源部对部分企业因未完成承诺的勘查投入,被缴纳相当数额的违约金并核减区块面积。这是我国首次对页岩气开采企业开出的违约罚单,此举意味着政府对页岩气“圈而不探、圈而不采”的企业作出了严厉的处罚,也为诸多开采进度缓慢的页岩气中标企业亮起了“黄灯”警示。

 

无论是煤层气还是页岩气,推出合理的退出机制,对其发展都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