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秒拐走一个娃!现在的人贩子是怎样拐娃的?三招直接击破!

 昵称413468 2019-02-13

文 | 幸孕姐

案例回顾:1月18日,河南省平顶山市山叶县民警接到一则报警电话,一位摩的司机称怀疑所载乘客是人贩子,想让警察帮助确认一下。警察迅速赶往报警现场,后发现此聋哑人确实为人贩子,遂将其抓获,被拐女童也被安全送回父母身边。事后经调查发现,发现此聋哑人通过一个玩具就拐走了孩子,而整个作案过程只用了60秒!

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据统计,我国每年走失的儿童在20万左右,其中能找回来的只有0.1%,这说明孩子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天真,更容易被诱惑。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民警曾联合幼儿园开展儿童防拐骗模拟演练,演习中,民警乔装成人贩子,用糖果、小白兔和玩具哄骗小朋友,不到10分钟,便“成功”骗走了50名儿童。

孩子的单纯、善良的天性无法改变,无法区分假意的善良,所以与其跟他们讲数十遍“不要跟陌生人走”,家长不如从自己身上着手,先做到3件事,堵住三个漏洞,将孩子丢失的可能降到最低。

一、谨慎使用微信

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社交软件,大到工作内容对接,小到提醒爱人晚上回家买菜,都离不开它。对于宝爸宝妈们来说,微信还多了一项用处——晒娃。很多家长都喜欢在朋友圈晒娃,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点赞拉票,每天能发几十条动态。这种方法看似无害,实则存在着巨大隐患——

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1、“定位+附近的人”增加了危险系数

有的家长发微信时喜欢定位,定位常常显示在XX小区、XX商场等,然而他们既没有关闭“附近的人”,也没有关闭“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因此无论是谁,只要点开他们的朋友圈,孩子的照片、家庭住址等信息都一览无余。某卫视曾经做了一档体验观察节目,假扮成人贩子的工作人员正是通过搜索“附近的人”,看到了某位家长的朋友圈,了解到了妈妈和孩子的信息,从而通过佯装和妈妈通话,骗走了落单的小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