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早去世的凌烟阁功臣:功劳都是李世民的,错误都是自己的

 昵称413468 2019-02-13

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大唐的秦王李世民已经击败了王世充和窦建德,眼看天下就要统一了。就在这个时候,李渊犯了一个大错误,他不听李世民等人的劝告,执意杀了窦建德。窦建德在河北深得人心,河北民众在刘黑闼的带领下,起兵反唐。刘黑闼一路攻城略地,大唐的军队抵挡不住。李渊没办法,只好派李世民率领大军出征平叛。

李世民奉诏攻打刘黑闼,殷开山作为李世民的部将,随李世民出征河北。殷开山是大唐的开国功臣,他虽然不是李渊太原起兵的首谋功臣,但是资格也相当的老。李渊刚刚起兵,殷开山就把全副家当押在李渊身上,投奔了胜负未知的李渊。

殷开山跟李世民关系非常好,他和李世民一起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李世民打宋老生的时候,与宋老生所部打得是难解难分。关键时刻,殷开山率部袭击宋老生的后方,一举击溃宋老生所部。殷开山打了许多仗,已经习惯了戎马生涯。只可惜,这次出征河北,居然在半道上得了重病,与世长辞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李世民是马上得天下的天子,他见过了太多的死亡,一般的部将死了,李世民是不会哭的。《新唐书》记载,殷开山死的时候,李世民哭得是天昏地暗。人死不能复生,李世民再怎么伤心,仗还是要打的。李世民一方面派人把殷开山的尸首送回京城安葬,一方面带兵奔赴战场。

图为著名影视明星张丰毅饰演的李世民剧照,感谢原作者张丰毅先生。

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李世民钦定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殷开山在去世21年之后,得以入选凌烟阁功臣行列。殷开山是最早去世的凌烟阁功臣,没有之一。殷开山死了这么久了,为何依然圣眷正隆呢?

这件事情,就得从李世民人生中最大的败仗,第一次浅水原之战说起了。大唐刚刚建立的时候,周边强敌环伺。李渊与李密结盟,让李密去打洛阳的王世充,李渊则是腾出手来想打薛举。薛举占据着今天的甘肃地区,在兰州称帝,自号“大秦天子”。李渊的地盘,主要在陕西地区,跟薛举的地盘交界。李渊想吃掉薛举,就派李世民攻打薛举。李世民旗开得胜,斩杀薛举部下几千人马。

薛举害怕了,就想向李渊投降。薛举的谋士郝瑗献计说:“刘备一次又一次吃败仗,老婆都几次被吕布和曹操抢走了。刘备屡败屡战,才有了蜀汉基业。陛下才打了一次败仗,就想投降。创业哪有这么容易成功的?陛下应该鼓起勇气,集中全部兵力,和李世民决一死战。(蜀先主尝亡其妻子。夫战固有胜负,岂可一不胜便为亡国计乎?)”

薛举一听,就觉得有道理啊。刘备当年不止一次成为丧家犬,不也翻过身当了皇帝吗?薛举让郝瑗继续讲,郝瑗接着说道:“我们的实力,无法与唐军对抗。我们可以联系梁师都,让他与我们联合攻打李渊。”

图为著名影视明星寇振海饰演的李渊剧照,感谢原作者寇振海先生。

梁师都也是一股比较大的割据势力,他建立了梁国,自号“永隆天子”。梁师都对关中之地垂涎三尺,就与薛举达成了军事同盟。大唐打秦国,还是有微弱的优势。秦国和梁国联手之后,战场局势就发生了逆转了。原本是攻方的大唐,不得不转入守势。薛举则是由挨打的一方,变成主动进攻的一方了。

薛举率领部队,在浅水原与唐军决战。唐军八路兵马全部战败,十三万大军损失了6万多人。这一场败仗,让大唐朝为之震动。打了这么大的败仗,必须有人承担责任。李世民是主帅,要追究责任的话,李世民肯定是第一责任人。刘文静是副帅,要追究责任的话,肯定是第二责任人。

就在李渊为谁该负浅水原战败责任头疼的时候,殷开山给李渊上书,主动把战败的责任揽过来了。殷开山首先为李世民开脱责任,他在奏章里说道:“贼兵初至,秦王殿下就制定了遇敌不战,坚守营寨的策略。秦王料定敌人粮草不济,想等敌人粮草耗光之后,再与敌人决战。秦王部署完毕之后,就得了寒热病,他一再交代我们不许出战。”

寒热病,学名疟疾,俗称打摆子。殷开山首先用打摆子把李世民的责任摘清了。接着又替刘文静开脱:“刘文静作为副帅,在秦王殿下养病的时候,坚决贯彻秦王殿下的部署。任凭敌人怎么挑战,都不与敌军决战。我看到敌军挑战气焰嚣张,实在是义愤填膺,就主动要求出战。刘文静不肯听我的建议,没有出战。我实在是气不过,就第二次劝刘文静出战。在我的一再要求之下,刘文静才率领八大总管列阵迎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