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毫无疑问,中国隧道建设实力是世界领先的。中国的隧道建设者逢山开路,穿江过海,建设了一座又一座超级隧道工程,不断刷新着世界的隧道建设记录。中国最难修的10
座隧道名单。
1、大柱山隧道——每3个月涌水灌满一个西湖!
大柱山隧道是大瑞铁路全线最高风险隧道,位于云南保山市。设计为单线铁路隧道,全长
14,484 米,设置“两横一平”,隧道最大埋深为
995
米。该隧道融合了国内长大隧道复杂断层、涌水涌泥、软弱围岩大变形、高地热、岩爆等各类风险……

大柱山隧道由中铁一局四公司施工,是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那天开工的。原计划2014年完工,但建设中遇到了隧道建设史上罕见的难题,导致至今仍未完工。

9年来,中铁一局的建设者把百分之九十的时间用到了处理涌出来的积水和泥浆上。据测算,大柱山隧道的涌水量,3
个月就能灌满一个西湖。开工 9 年来,已有涌水1.5 亿立方米,能灌满
15 个西湖。
2、雪山一号隧道——高寒缺氧,千年冻土
青海花久高速公路雪山一号隧道位于青海玛沁县,双洞总长
9,065米 ,平均海拔超过 4,400 米,施工最高海拔达
4,800 多米,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环境最恶劣的高速公路隧道。

更重要的是,隧道进口要通过冰川堆积物的多年冻土层,因为冻土极易产生热融和冻胀,可以说在冻土层上施工建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3、桑珠岭隧道——89度高温,火焰山里打洞
桑珠岭隧道,位于西藏桑日县,全长
16,447
米,于2014年12月开建,预计2018年建成,是拉林铁路上的重难点工程。存在岩爆、高地温、温泉水等不良地质,为I级风险隧道。

最难的是,这里的工人每天都要经历冰火两重天的虐炼。桑珠岭隧道穿越在雅鲁藏布江峡谷峭壁间,早上隧道外温度零下十度,隧道内岩壁最高却达到了
89 度,接近西藏开水的沸点,鸡蛋二十分钟可吃。
4、渤海湾海底隧道——世界最长海底隧道
设计全长
123
公里的渤海湾海底隧,连接辽宁大连和山东烟台。在2017年初,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等
25
位院士联合建议:尽快开展渤海湾海底隧道前期工作。建议2020年开工,用6年时间来打通隧道,用10年时间建成,建成后它将成为世界最长海底隧道,从烟台到大连只需40多分钟。

然而现实远未如此简单。事实上,渤海湾海底通道工程在目前仍然只是一个咨询项目。对长距离海底通道这样的大工程,应当“宜桥则桥,宜隧则隧”,有时还要因地制宜“桥隧并举”,海底交通工程从图纸上“走”下来,还需要克服一系列难题。一句话,它是十大最难修隧道中唯一待建的隧道。
5、齐岳山隧道——熔岩+断层...
宜万铁路
34
座高风险隧道中,最难的是齐岳山隧道,它位于湖北利川市,这里就是一座巨型的“充水蜂窝煤”。

熔岩、高压岩溶水、断层、高低应力、煤层瓦斯、天然气……这些隐伏在隧道周围的幽灵,时刻威胁着隧道施工。
6、胡麻岭隧道——曾“吓跑”国外专家
全长13.6公里的胡麻岭隧道,位于甘肃兰州榆中县和定西渭源县交接处,被列为兰渝铁路全线头号重难点工程。在过去
5 年时间里,胡麻岭隧道发生了四次大突涌,不得不清理砂浆 15 万立方米,相当于
2 公里的隧道长度。

2015年夏,在世界隧道施工中享有盛誉的德国施工团队,自带设备到胡麻岭“应战”,干了一段时间后,无功而返,在放弃、撤离时认为“不可能在这种地层中打隧道”。
7、平安隧道——堪称“地质博物馆”
平安隧道位于阿坝州茂县境内,为双洞单线,全长
28.4
公里。该隧道于2013年10月开建,2017年2月16日贯通,是成兰铁路全线最长的隧道,也是当时我国西南地区最长的铁路隧道。

该隧道位于阿坝州茂县至松潘段的岷江河谷地段,多次遭遇地震、断层、岩爆、涌水、煤层瓦斯等不良地质地带,囊括了隧道施工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难题,堪称“地质博物馆”,属于极高风险隧道。
8、木寨岭隧道——遇风即化、遇水即融
除了胡麻岭隧道,全长
19.095
公里的木寨岭隧道也是兰渝铁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它位于甘肃岷县,于2009年3月开工,2016年7月18日贯通,是当时我国最高风险等级的铁路隧道。

木寨岭隧道遇风即化、遇水即融的脆弱地质特点,建设者们只能采用最原始的镐和锹,一锹一镐地往里抠,若大的掌子面变成一个“考古场”。
9、双碑隧道——热涌水量极大

全长
4,373
米的重庆市双碑隧道,2010年开工,为当时国内最长双向六车道市政隧道。双碑隧道穿越的中梁地表水库、泉眼、鱼塘密布,地下水资源丰富,隧道内温度很高。
10、乌鞘岭隧道——地质脆弱、里程超长

乌鞘岭隧道,位于甘肃天祝县,曾以“亚洲第一长隧”闻名于世,该隧道是我国铁路史上首次长度突破
20
公里、工期最紧、辅助坑道最多、施工进度最快的一条铁路隧道,在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