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苏轼,我们脑海中冒出来的肯定是那些个名句,然后就是他彪炳史册的功绩,留名青史的文学成就,但今天,我想带你看看一个不一样的苏轼。 程十发 1977年作 苏东坡画像 苏碎嘴 苏轼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 朋友眼里,他是个逗比的损友,如果他是个现代人,常挂嘴边的话可能就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出来让大家开心一下! 苏轼被贬时,有位叫马梦得的朋友,帮他申请了一块荒地,助他渡过难关,但马梦得也很穷,苏东坡在日记里写到:我和梦得两人同年同月出生,那个月出生的都是穷鬼,我俩比较呢,梦得更穷一点。 马梦得与仆同岁月生,少仆八日。是岁生者,无富贵人,而仆与梦得为穷之冠。即吾二人而观之,当推梦得为首。 苏轼患了红眼病,医生告诉他不要吃辛辣,少吃油腻,尤其是肉。苏轼说:其实我的脑子已经决定听话了,但我的嘴不听。 余患赤目,或言不可食脍。余欲听之,而口不可,曰:“我与子为口,彼与子为眼,彼何厚,我何薄?以彼患而废我食,不可。” 老朋友陈季常去黄州看过他七次。老陈出名的怕老婆,苏东坡写诗调戏他: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 不仅如此,关于苏轼的正史的记载、民间的传说、江湖至今泛滥着他的异闻、小到这些我们现在还在用的火热的俚语,都已经完全融入了我们生活之中,可以说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被他的碎嘴包围。 苏呵呵 如今,网上行走,常见“呵呵”二字,当有人不知道该说什么时,就用“呵呵”两个字应急,它可以是率性默许,可以是保留意见,可以是偶逢知己的会心一笑,可以是发表异议前的情绪缓冲,或者也可能是句脏话。“呵呵”,它代表的意义竟是如此善变。 但你可能还不知道,“呵呵”二字苏轼也非常喜欢使用。苏轼留下大量书简,短则十余字,长则百字,内容是军国大事加上鸡毛蒜皮,更写有“呵呵”以资调味。 苏轼作品中现“呵呵”字样 在《与李公择十七首》、《与钱穆父二十八首》、《与文与可三首》、《与王定国四十一首》、《与赵德麟十七首》等45篇文章都写有“呵呵”。苏东坡曾给因“河东狮吼”出名的好友陈季常写信: “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呵呵。” 意思是只要晚上睡得舒爽,写词只是小意思。 其中“呵呵”一词大多出自苏轼与友人的书信,和朋友聊天常常‘呵呵’一笑,其含义和现在差不多。 他的‘呵呵’笑声,穿越千年时空,好像现在就在你的耳边。 苏 ·啥都能写· 东坡 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些词,大家都熟,也都认可这是好诗词,好文章,但是除此之外,苏轼还写过这样的作品。 被锁门外了,写首词。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正谪居黄州,这首词传到太守耳朵里,立刻把太守吓坏了,他还以为苏东坡私自逃走了,赶紧跑去看苏东坡还在不在。 结果发现赶来的时候,苏东坡鼾声如雷还在呼呼大睡。 比如: 搓个澡,写阙词! 如梦令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劳君挥肘”这么客气,多给点小费啊!况且还一语双关,“居士本来无垢”,感慨时运不济的同时还说自己皮肤好爱干净!这也太招人喜欢了!放现在也是最高级别的段子手啊!这首词和李清照那首“试问卷帘人”一个套路,多可爱! 猪肉,好吃!写阙词! 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首词的意思是: 把锅子洗得干干净净,少许放水,燃上柴木、杂草,抑制火势,用不冒火苗的虚火来煨炖。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会滋味极美。黄州有这样好的猪肉,价钱贱得像泥土一样;富贵人家不肯吃,贫困人家又不会煮。这样的猪肉我能来两碗! 这简直就是猪肉的烹饪指南啊。 这样跳脱文学大家,还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呢。 苏倒霉蛋儿 苏轼的一生总结下来,其实真的可以说很倒霉了。 21岁妈没了, 29岁老婆没了, 30岁爸没了, 38岁被新党贬, 43岁被捕入狱关了103天差点掉脑袋, 48岁儿子没了, 49岁好不容易回京, 53岁又被旧党贬出去, 57岁老婆又没了, 59岁老婆又又没了, 65岁病逝在返京途中。 他的一生也在不断地被被贬谪起用,大起大落,在大宋国的疆域内不断奔波。 苏轼的一生的轨迹图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用他乐天的态度,超绝的作品,影响并激励着我们,近千年。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一蓑烟雨任平生。” “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他就是这样的绝无仅有苏轼。 就像林语堂评苏轼所说的那样: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着,一个瑜伽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我们看着苏轼的一生,都忍不住咂摸咂摸,嗯,这个人有趣。 他能吃能喝能逛能聊能雅能俗能狂能收能静能动能深情能卖萌能作诗能做饭能正经能调侃亦正亦邪亦仙亦道亦师亦友亦夫亦子亦父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可能他早已明白人生的意义在于体验,在于活过吧。 而有趣的苏东坡,苏先生,今天是您的生日哦。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苏先生,生日快乐。 您已不在江湖,可江湖还有您的传说。 |
|
来自: Zhanjh1936 > 《苏轼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