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年打算开乡村民宿:成功的民宿主要这6方面做的好,经验分享

 三毛游FM 2019-02-13

文/99乡亲


过年的方式正在改变

很多人说现在过年好冷清,从直观上来说确实是这样。

但是从一些现象琢磨一下就可以发现,目前过年,人们的行为模式和以前是大不相同了,人都从自己的村子、自己的城市往一些“热点”区域流动,造成其他地方缺少人源而显得冷清,这些热点地区是:

1:城市里面的商业综合体。很多人回乡后,城里的剩下的人基本会集中到大型商业综合体消费、娱乐,春节几天这些地方停车、吃饭都得排队。

2:景区。离城市一二百公里的一些景区,如果逢上天气好,人会非常多。

3:乡村民宿:从年初一到年初五,乡村民宿迎来送往,入住率比平时高,好一点的都会被订满

更新的统计数据可能过几天会出来,今天在这里就谈谈乡村民宿经营成果的6大方面。

因为不少人在春节期间一边休息,一边思考探索接下来做什么。

乡村民宿的阶段性火热,让很多人对这个既有情怀又能挣钱的事情充满了兴趣。


民宿成为热点,搞得好的大致做好了这6个方面

99乡亲通过几年的实地考察和学习,对于搞的不错的乡村民宿,大致总结出了以下6点特长:


第一:一幅画

环境梳理。大家都知道民宿首要卖的是生态环境,选址建设民宿首先选的也是环境。目前很多民宿在环境梳理改造方面已经做好了基本功,但是小细节需要继续“磨”。

比如民宿周边一百米范围内,我们称之为“百米印象”的部分,有的业主就不去管了,因为不在他民宿的地界上,懒得管。但是游客进入周边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直观感受,第一印象是什么,第一印象是好感还是一般、还是惊艳,都是从这个范围就开始了。这方面目前很多民宿没去做功夫。

还有民宿最近几年大火,很多都是新开发的,一些景观细节上明显看出来是“崭新崭新”的,没有游客所追求的那种年代感、岁月沉淀,甚至室内的一些陈设、用具上,都有一种感性的“硬”,缺少人生活留下的痕迹,人走进来和环境的融合度不高。

住民宿是环境消费,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幻境消费”,要拉游客如画境,必须从内到外,田、水、花、草等等,要有可以入画的效果。新西兰《魔戒》取景地矮人村落之所以火爆,美的前提下很强的抽离感,让人由现实进入幻境,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第二:一间房

定位明确。一家民宿采取什么样的客房打造思路和民宿业主的偏好、打算针对服务的客群有很大的关系,定位说起来好像很复杂,其实一点都不难理解。对做民宿而言,定位就是你想放弃哪些客户,不想做谁的生意。剩下的人就是你想要接待的人。那这些人有什么样的共同偏好和需要,你就按照这个方向来做客房。

这里面会遇到两个现实问题,一个是很多民宿为了省成本,就近取材,附近盛产竹子的就大量用竹子,再高级一点的植入竹文化;是水乡的就一定要搞点渔民印记、渔业元素;结果一圈转下来发现不对了----家家都在这样搞,同质化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些业主觉得针对某些客人做房间,定位太鲜明了客源少,生意不好做。这么想是比较现实的,坚持一个方向肯定会让不少游客离开你,但是你若是想长期做生意,你对客群方向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什么客人都接、什么需要都想满足的服务者,一段时间下来要么“泯然众人矣”、要么“旺丁不旺财”,会做到哪里去真就不好说了。

所以,怎么样搞出一间像样的客房,让住进来的人尽可能是“对路”的人,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人和人之间不对路,根本就不可能留住心、留住意、赚到钱。


第三:一张床

宿眠体验。在这方面民宿们目前做的都不算出彩。按照住一夜的常态性消费,游客在民宿床上逗留的时间基本会达到8个小时,但是没有多少业主在这8个小时内动足心思

目前能做到干净、柔软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你仔细看一下会发现,床的高低、宽度没有深究过,是买来的成品家具;床上用品基本上是按照酒店的标准放置、清洗、更换的,贴近鼻子嗅一下很多能闻到清洗剂的味道;被子的厚薄没有考虑关掉空调是不是让人觉得冷或者热,因为大家都知道开着空调睡觉人其实是不舒适的;最重要的还有枕头,如果睡一夜起来感觉脖子不舒服,那么大概率的情况是客人不会再来。

所以,与其在书吧、酒吧、茶室、泳池等方面下功夫,不如首先把床上的文章做足了。

有企业把自己定位为“睡眠专家”,生意做的很大,所以一张床上的功夫真不能随便搞搞就行了。


第四:一桌菜

精彩亮点。需求千千万,吃饭是第一。目前很多营销和宣传上总感觉不好意思说实话,把自己整的很高大上,其实游客下乡玩,就是图个吃,不吃上一桌好菜,估计80%的人转身就会走,根本考虑都不会考虑你。城市里一些苍蝇馆子、路边摊为啥火爆到不行,就是把人的舌头给“俘虏”了。吃的不好人会闹情绪,这不是修养不修养的问题,这是生物本能。吃的一般人就留不下啥印象,下次有需要不会想到你

所以装修千千万投资,不如饭菜“一根筋”烧好(一根筋,江浙方言,意思是认死理、轴、犟)

在一些民宿里,一个会烧菜的好妈妈顶过成千上万的广告费,这一点都不是在吹牛。


第五:一个人

主人特点。民宿民宿为什么叫民宿,并不是说农民开的、民间经营的旅宿、周围都是乡民,就叫民宿了。民宿最早出现还是在景区周边,由于住宿接待能力不足,周边民众开始接纳游客到家里住宿才开始形成的产业。民间住宿和酒店产业住宿的区别很明显,一个规模化、标准化,一个千姿百态、体验不一。所以民宿才形成了自己的竞争特色,那就是个性化。

而民宿里,最能体现个性化、传播个性化的就是民宿主人了。三五间客房、一两桌酒菜、三五亩场圃,完全可以由着主人的性致、趣味、水平来,这么点范围、这么点产业他做的了主,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对生活、居住、社交、文化的理解来添砖加瓦,民宿就是他的自留地、保留地、作品。

但是目前很少有民宿能看出这一点,做民宿的大多数是把这个当纯粹的商业来搞,精于利益的计算和缺少生活的随意和感性,人也就慢慢的变得不具备特色。民宿千姿百态,越来越像个一个个社交平台,“账号”的主人有没有特色,是会不会吸引来粉丝的关键。


第六:一份情

互动联系。传统商业模式下去做主客互动,讲情感营销,基本都是在做幌子,因为根本做不起来。首先缺乏工具,不过工具问题到今天算是解决了,有各类手机端的社交应用。其次是没必要,传统商业是流量经济,和更多的人发生商业关系比和有限的人重复发生商业关系更能创造效益。

但是民宿不一样,任何一家民宿的生意规模都是有限的、客群规模也是有限的,流量经济的特征在这里并不完全适用。因此非常有必要和客人之间通过做粉丝发展成朋友,通过朋友的多次登门和朋友的交际圈把更多的人吸引过来。

所以做民宿讲情感联络和情感营销是必须的,送礼物、问候、组台攒场子(搞聚会)、拉家常等等都是增进情感连接的有效方法。比如你放在家里没经济价值的大米、刚炒出来的茶叶、才磨出来的糯米粉等等,都可以做成体验装快递给曾来你家住宿的客人,不愿白拿别热好处是人的通性,你这样送客人就会知道你在友好的邀请他来,你花的钱没有投广告多,达成的效果绝对比做广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