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岳母刺字是真的吗?岳飞孙子都不知道,世人是如何知道的?

 花木考究 2019-02-13

岳飞年轻的时候,当时北方的金兵大举南下。由于宋朝掌权者腐朽,前线部队连连失利。锦绣河山沦落到金人之手,而那些宋朝的百姓也惨遭压迫。岳飞目睹了这一切以后决定投军,但是又放不下自己年幼的母亲。岳母为了勉励儿子岳飞,特意在岳飞背后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就是岳母刺字的典故,但是关于这个典故还有很多纠纷。虽然现在普遍认为这个典故是史实,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示这个典故是故事。

提出质疑的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这件事连岳飞的孙子都不知道,那么世人是如何知道的?我们现在研究有关岳飞的事情基本上都会参考《金陀粹编》,因为这本书是岳飞的孙子岳珂编写的,所以里面内容记载毕竟丰富。但是《金陀粹编》卷九《遗事》里面只记载了岳母姚氏勉励岳飞从军的事情,只字未提刺字。

那么岳飞孙子都不知道的事情,世人又是如何知道的?这其实都是后世不断加工的结果。岳飞被平反以后,岳飞的儿子不断搜集资料,然后由岳飞的孙子岳珂编纂了《金陀粹编》,所以如果岳飞背上真有刺字,那么《金陀粹编》不可能不收录。关于岳母刺字这一典故最早出现在《宋史》中的《何铸传》,大家都知道《宋史》是元朝时期的产物。《宋史》记载的也不是精忠报国,而是尽忠报国。也就是说在元朝之前,没有任何野史和笔记里面记载岳母刺字这件事。

元朝是“尽忠报国”,但是到明代又有了别的说法。冯梦龙的《精忠旗传奇》里面记载岳飞背后刺有“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但是并不是岳母刺的,而是岳飞让部下张宪刺的。宋朝没有记载岳母刺字,而元明记载了刺字但是没有记载是岳母所刺。真正记载岳母刺字的是清朝的《精忠说岳》,里面记载了岳母刺字这一典故。所以有些学者和专家都认为这一典故是故事而非史实,武汉大学历史教授杨果也比较认可这一说法。

对此很多人表示精忠报国这是一种精神,考证典故的真实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传承这一精神。所以不管岳母刺的字到底是“尽忠报国”还是“精忠报国”,这种精神才是我们需要铭记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