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里面有个著名的效益,叫边际效益,它的大概意思就说:“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连续地增加某一种投入,当增加的投入超过某一水平之后,新增的每一个单位投入换来的产出量会下降。” 通俗理解就是:当我们向往某事物时,情绪投入越多,第一次接触到此事物时情感体验也越为强烈,但是,第二次接触时,会淡一些,第三次,会更淡…… 打个比方:你的肚子很饿,食欲极好,恨不得要一顿吃掉一头大象,但是当你刚吃了5个肉包子后,就感觉吃不了,而且认为前面所吃的包子的口感很好,认为后面吃的包子的口感越来越差! 其实,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着边际效益,所以越是有智慧的人,越不会让自己“吃得太饱”,总是让自己欠一点!举一反三,琢磨君认为:越是大智慧的人,越懂得这三个“冷一点”!人生,冷一点,反而能收获更多“温暖”!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1、冷一点,更精神 俗话说:“温饱思淫欲”,人一旦满足了生理需求,便会谋求更多精神上面的享受;如果是读书学习上面的精神追求还好,就怕某些人去追求“骄奢淫逸”等坏精神层面的享受。 而冷一点就不一样了,冷可以抖擞精神,冷让人时刻保持活跃思维状态,然后去准求、去努力、去拼搏!华为老总任正非回贵州老家的时候,和同行人说:“贵州是个好地方,空气清新,冷一点,让人更有精神”。所以说,真正大智慧的人不是谋求舒适安逸,而总是跳出舒适区,让自己处于“冷一点”的磨难而奋斗的状态。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里所说的“忧患”也可以理解为“冷一点”。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而贪图富贵、奢靡享受,最后只会慢慢消磨人的斗争和毅力,将人埋葬! 人生,冷一点,更有精神:冷一点,不仅会让身体更健壮,就如军人在寒冷的“三九天”大搞军事训练一样;冷一点,还可以让你思维活跃,常常处于忧患状态,继而居安思危,发愤图强,永葆激情和活力!所以说,人生,冷一点,反而能收获更多“温暖”! 请输入图片描述 ★2、冷一点,看世界 大智慧的古人,多是历经沧桑,好似看破红尘,冷眼看世界一般。比如道教始祖老子讲究无为而治的思想,他还强调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纵横家始祖鬼谷子先生也说:“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近代第一人的曾国藩甚至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等等。 从以上先哲圣贤的话语中,我们会发现他们的大智慧都带点“冷眼看世界”的意味,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所以说,我们在为人处世时候,也有多一份冷静,多一份淡泊,正所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也! 请输入图片描述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烦忧,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不要迷恋过往,不要杂乱当下,不要恭迎未来;冷一点,看世界,方为大智慧! 顺境时,冷一点,不被胜利冲昏头脑,可以延续好运;逆境时,冷一点思考,不被坏情绪左右,不气馁,不抛弃不放弃,终可有志者事竟成!得意时,处之淡然,方可留住好福气;快心事来,处之以淡然,方可不被快心所迷惑。所以说,人生,冷一点,反而能收获更多“温暖”! 请输入图片描述 ★3、冷一点,处感情 人与人之间最远的距离不是生离死别,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熟视无睹。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我们看完这个小故事就明白了:A和B是好朋友,第一次在街上碰见,欣喜若狂,嘘寒问暖;两人分别后,第二次相遇时,只是点头示意友好;第三次互相看见对方后,直接装作不认识的陌生人,扭头就走! 人与人之间就像两个刺猬一样,距离太远,感觉没有温情,距离太近,又会刺伤对方。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宜太浓,也不宜太淡,只是冷一点便好! 请输入图片描述 《菜根谭》里面说:“与人者,与其易疏于终,不若难亲于始”,意思就说:与他人交往,与其最后轻易地疏远分手,不如起初慎重一些,不轻易让他人亲近。所以说,与朋友相处,与其先冷后热,也不要先热后冷。 民间有句俗语叫:“斗米养恩,担米养仇”,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别人在危难的时候,你给他很小的帮助(比如说一斗米),别人会感激你。可如果你给人的帮助太多(比如说一担米),让别人对你形成了依赖,一旦你停止帮助他们,他们反而会忌恨你,把你当成仇人!所以说,为人处世,谈感情的时候,要懂得“冷一点”的大智慧,不多也不少,恰到正好! 曾国藩谈最佳人生境界时说:“求缺惜福,花未全开月未月”,的确如是,世间没有十全十美,因为物极必反,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败,残缺更是一种永恒美!人生,冷一点,谈感情,不伤到对方,也不伤害自己,最后反而能收获更多“温暖”! 请输入图片描述 以上就是琢磨君总结的人生三个“冷一点”,越是大智慧的人,越懂得这三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