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里那点事

 数数数据库 2019-02-13

春节回家,已然是心中的一种信念。

村里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房子缺乏陈旧,几乎没有新房子出现。道路依然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打车的司机师傅不停的抱怨着,我小心翼翼的赔笑着,“马上就到了,师傅您多包涵。”

回到家收到了父母兄弟的热情欢迎,一家团圆的气氛十分的美好。家人表达感情的方式总是那么直接,大鱼大肉,家里大铁锅炖出来的东西别样的好吃。孩子们不顾天冷,围着鸭子、小鸡、小狗转来转去。

坐在炕上,陪着父母唠嗑,听他们说这村里的那些是是非非。

邻居张叔,跟我家一样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上学留在了外面,小儿子高中毕业在家附近上个班。我们兄弟俩属于比较省心的,没让父母操太多心,虽然没有什么本事,但也安心的过着日子。张叔的大儿子跟弟弟是一届,跟我也有交往。大学毕业后,跟女友回到家乡,但工作的不顺心和女友的语言不通,他们很快回到了女友的家乡海南,在那里扎根发芽。十多年,一共回来过两次,奶奶在孙女好几岁的时候才第一次见面。他是村里娶了媳妇忘了娘的典范。

小儿子印象中是很本分的,可是这次回家听母亲讲,他借口可以买到便宜二手车,挪用了同村朋友8万元,事后拒不承认拿了这个钱。其中的是是非非外人不清楚,朋友的单身母亲见天堵到他家门口叫骂,春节小儿子也没有回家。

初一拜年,我和弟弟路过门口,犹豫了一下,没有走进去。张婶是个感性的人。每次拜年,说起大儿子就会哭起来,这次加上小儿子的事,我们是在没有勇气去面对老人伤心的脸。

三叔是个乐天知命的人,是我的亲三叔,三叔有一儿一女。堂妹早早的出嫁了,嫁的人家在我们当地来说还是不错的,夫家那边临近工业区,可以出租门面房。早些年自己开了个超市,日子过得很是不错。可是听母亲说,春节前,卖了超市,两口子扔下一对子女去韩国打工去了。堂弟前年签了一家进口贸易公司,被派到南美,三年只允许回来两次,至今还没有结婚。

年三十,到三叔家拜年,老两口安静的看着电视,屋里只有春晚的喧闹声。三叔和三娘不再如往年那样兴高采烈的述说着堂弟和堂妹的种种往事,不断的念叨过几个月,堂弟就满三年合同结束,该回来了。还说堂弟在当地谈了个对象,也不知道能不能行,还说是不是琢磨要去青岛给他买个房子......

静,是很多年的同学,只不过高中毕业没有继续升学,最终嫁在自己村。春节前几天突然微信说,有个很不好意思的事情要麻烦你一下。我很清楚,十有八九是借钱的事情。果不其然,多年的同学情谊,我直接问了借多少,做什么用啊?回复说,弟弟在外面挪用了客户的钱投资,都赔光了,面临起诉......听完,我沉默许久,不知该怎么回复,她弟弟这些年乱七八糟的事情听了有好几次,所以借钱的心思就没了。委婉的回复,我这资金也有点问题,如果短时间周转,我可以借一点。她说,那就算了吧,谢谢。我没有再回复。

东、伟和我,是所谓的读书去了大城市的一批人。背负着村里人不了解的心酸,在村里人眼里人五人六的,看着很光鲜。村里没有什么娱乐措施,我们凑在一起去商店里打麻将。三缺一,最后找了静的老公,相对而言,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人。他提议一局五块,我们三个有点傻眼,“都行啊,五块少点,不好找钱,十块吧,呵呵”,尽管他不太乐意,也同意了。打了一圈,东和伟提议再漂上,就是在原来基础上又加了一倍。我没有加,因为静的老公起初的不愿意我看到了,我说,“无所谓了,大家高兴就好,我就不加了。”玩到11点,大家就散了。

商店的店主一旁观战,跟我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商店的生意不好,年轻人都出去了,老人都舍不得花钱。老人不舍得花钱的原因,可能都是榨干了自己给孩子去城里买房去了。

村里很多地都没有人种了,白送也送不出去。村里的父辈们也开始嫌弃地里那点产出,更情愿去打零工,得到远比种地高的收入。

农村的衰败,日益凸显。年轻人不愿意留下,就没有了发展的活力。春节过后,一辆接一辆的私家车离开了村子,村里慢慢安静了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