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专家在收集了上海市连续11年内出生的4128名满2周岁儿童生长发育的资料后,得出结论:排除性別、出生年份、腹泻和喂养方式等混杂因素后,身高、体重和体质指数的平均生长速率在各年龄阶段均有显著季节性差异。通俗地说,“长个儿”和“长膘儿”与季节并不同步,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即身高在春夏季节生长较快,而体重则在秋冬季节增长较快。他们根据出生季节把小孩分为春、夏、秋、冬4组。结果发现,夏季出生的婴儿,在2岁内其各年岭段的身高均显著超过其他3个季节出生的婴儿。而季节为何会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影响,迄今为止,医学界还没有权威性的回答。不过许多研究提示,这种生长发育可能与一年四季昼夜时间长短的周期变化有关。 有研究显示,生长激素在夜间深睡眠时分泌达到高峰,深唾眠时间越长,生长激素分泌量越多。一般来说,3-6岁的儿童每天睡10-12个小时,小学生每天睡10个小时,初中生每天睡9-10个小时,对保证正常生长十分有利。除此之外,睡觉时间也颇有讲究,即使睡足12个小时,如果从凌晨睡到午后,效果也并不怎么样。为了尽快进人深度睡眠状态,达到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最好让孩子在晚上10点之前入睡。 随着气温逐渐暖和起来,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增加弹跳活动对“长个儿”也很重要。因为弹跳动作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运动协调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心肺和肠胃功能,让孩子有个好胃口来保证充足营养,为“长个儿”奠定基础。另外,他们对孩子的体重增长也有研究。认为历经盛夏到了秋冬之季,孩子的消化功能会日趋好转,这个季节也是给孩子“贴秋膘”的好机会。 从这篇报道可以看出,古人通过对自然界规律的观察,得出的结论和今天科学研究的成果是一致的。这篇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验证了《黄帝内经》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第一,儿童长个最快的时间是5月,完全符合“春夏养阳”的规律。第二,“贴秋膘”,秋冬多收藏少发散,也符合“秋冬养阴”的规律。第三,长个的前提是要保证良好的睡眠,唾眼的最佳时间是晚上11点之前。这些观点和中医理论完全相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