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的五任帝

 庶民临风 2019-02-14
  姒相,又称相安、后相,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的第五任王,其祖父是夏王朝二任王姒启,其父是四任王姒仲康,三任王姒太康则是其伯父。

  后启二年(乙酉,公元前2196年),姒相出生在夏都斟寻。从小聪明好学的他,因喜欢读书练武而深得父母喜爱。姒相原是一位普通的王族子弟,但是夏王朝一次重大的意外变故,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太康四年(丙申,公元前2185年),相的伯父太康在位,因其不守王道,与几名亲信大臣带着一支队伍前往洛南打猎。有穷国首领妘羿乘机发兵入侵夏王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夏都斟寻,旋即自立为王。后来,在各地诸侯的声讨下,后羿不得不把王位让给了姒相的父亲姒仲康,于是姒相一跃而成为当朝的王子。

  仲康八年(己巳,公元前2152年),有穷国首领妘羿再次出兵攻打夏都斟寻。为避战乱,其父命人护送姒相前往邳国(今江苏省邳县)。不久,夏都被有穷军攻占,其父王姒仲康率领臣民弃都逃亡,北渡黄河投奔了同姓诸侯昆吾。第二年,姒仲康在夏伯己樊的帮助下,建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市西南),把夏王朝半壁江山丢给了有穷国,开始了偏居一隅的统治。政局稳定后,太子姒相也赶至帝丘,协助父王治理朝政。

  仲康十三年(甲戌,公元前2147年)秋,夏王朝四任王姒仲康病逝于帝丘宫中,姒相即位,是为后相。姒相是夏王朝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帝王,少年时代便开始习文练武的他,精通文武之道。就算避战乱到邳国这段时间,仍继续苦练功夫。归国后的他,遂被父亲任命为将军,并让他协助胤侯掌管夏王朝军队,成为夏王朝很有名气的大将军。姒相即位时,夏王朝正处于多事之秋,不光是有穷氏仍然占据着夏都斟寻,边疆上的一些夷族小国也认为夏王朝软弱可欺,不断地出兵侵扰。姒相认真分析当前形势,决定先以武力征服那些小国,然后再回头收拾有穷国。

  后相元年(乙亥,公元前2146年),姒相亲自率军征讨淮夷和畎夷(古族名,居住在今准水中下游一带),因治军有方,加之英勇善战、足智多谋,打得淮夷节节败退。姒相乘胜进军,很快便降服了淮夷与畎夷。

  后相二年(丙子,公元前2145年),姒相再次亲自领兵东征风夷和黄夷(古族名,分布在今东北地区和山东一带)。这两个小国的族人皆勇猛善战,与夏王朝军队展开了激烈战争,双方互有胜败。后来,姒相发现敌军虽然勇武但智慧不足。于是他抓住敌人这一弱点,巧用智谋,致使敌人接连中计,最终在屡战屡败之下臣服纳贡。经过两年多的征战,四方诸侯看到夏王朝还有一定实力,不敢再轻举妄动,主动恢复与夏王朝的臣属关系,积极缴纳赋税。

  后相七年(辛巳,公元前2140年),居住在东北地区的于夷,因仰慕夏王朝威望,特派使者带着厚礼前来访问。姒相以贵宾之礼予以热情接待。自此,夏王朝的威望逐渐恢复。

  后相八年(壬午,公元前2139年),窃取夏王朝半壁江山的妘羿被其义子寒浞杀死。寒浞不但霸占了羿年轻貌美的妻子纯狐,还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寒’(一说后羿是被他的妻子纯狐与寒浞合谋杀死)。

  后相九年(癸未,公元前2138年),姒相经过八年的治理整顿,夏朝国力渐强,各诸侯国的进贡和国内百姓交纳的赋税,使偏居一隅的夏王朝又富强起来。这时,姒相觉得帝丘都城太小,宫室也太过简陋,实在不堪为都;而且帝丘地理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管理。因此,他和大臣们商议后,下令征调各地工匠和民夫前往山东,在同姓诸侯斟灌氏的封地,营建一座新都城。

  后相十一年(乙酉,公元前2136年),历时一年多,新都城竣工,其设施和宫殿布局虽比不上都城斟寻,却比帝丘好得多。因此城建在斟灌氏的土地上,姒相便把新都命名为斟灌(位于今山东寿光市东北)。同年年底,姒相把国都迁至斟灌。

  后相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132年),杀死义父夺取王位的寒浞,经过六年整军备战,军事力量十分强大。这时,他的两个儿子也都长大成人,其长子寒浇、次子寒豨都是寒国著名大将军。姒相遂联合斟灌氏与斟寻氏两大诸侯,准备向寒浞发起进攻。为了便于攻打寒浞,姒相又把国都迁回帝丘。这样一来,姒相的统治区域在黄河以北,斟罐氏与斟寻氏两大诸侯的统治区域在河南东部和山东境内,三股力量可以互相增援,共同对付寒国。

  后相十七年(辛卯,公元前2130年)初秋,姒相命大司马相土领兵联合斟灌氏与斟寻氏两大诸侯共同讨伐寒国,相土为中军司马,斟罐氏首领开甲为左军司马,斟寻氏首领木丁为右军司马。夏王朝三路大军同时逼进寒国边境。然而,寒浞早有准备,与两个儿子分别各率一军迎战夏王朝的三路大军。寒浞品行虽不怎样,其武功和才智却是出类拔萃,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其两个儿子也都武功高强、力大无穷。他们的军队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夏军见寒国军队阵容强大,不敢贸然进攻。时值雨季,天气恶劣,士兵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夏军的几位首领恐作战失利,商议收兵回国。这次出征之后,姒相晓得寒军厉害,便打消了讨伐念头。他觉得这样各守疆域互不侵犯也没什么不好,又何必为了争夺天下,让许多无辜的人去流血呢!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姒相虽不想打,但寒浞却要独霸天下,不甘心只有半壁江山的他,一心要灭掉夏王朝。

  后相二十年(甲午,公元前2127年),寒浞命长子寒浇攻打斟灌氏的重要城池戈邑(位于河南太康与杞县之间),自己则与次子寒豨各领一军佯攻帝丘和斟寻氏,使得两地不敢出兵增援戈邑。后来,斟罐氏首领开甲亲自率兵救援戈邑,却被寒浇击败,戈邑也为寒军攻占。开甲兵败后,只好退回斟灌都城。

  后相二十六年(庚子,公元前2121年),寒浞再次命长子寒浇东征,攻打斟灌氏。开甲派人向姒相和斟寻氏求救,但还没等援兵到来,其都城就被寒浇大军攻破,而开甲也被凶狠残暴的寒浇所杀。

  后相二十七年(辛丑,公元前2120年),寒浇乘胜进军攻打斟寻氏,双方乘船大战于潍河之上(今东潍坊市境内),寒浇使水鬼(能在水下潜藏的水兵)潜入水中,凿穿斟寻氏首领姒木丁乘坐的战船,致使木丁与船上战士全部落水而死,斟寻氏灭亡。寒浞灭掉斟灌氏、斟寻氏两大诸侯,又调动全部兵力攻打帝丘。姒相组织军队顽强抵抗,无奈寒军攻势猛烈,孤立无援的帝丘,终被寒军攻破。寒浞大军入城后,大肆屠杀夏后氏族人,放火焚烧王宫和民宅,姒相和他的族人大部分都死在烈火和屠刀下,其葬地不详。

   姒相死后,夏后氏亡国四十年。四十年后,姒相的儿子姒少康灭掉寒国,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史称‘少康中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