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圆明晓钟、关岳圣庙

 吴越尽说 2019-02-14

寺庙与教堂

 

盛泽的宗教活动源远流长,建造了许多佛教的寺院、道教的宫观以及清末才传入本地的基督教、天主教的教堂;此外,还有诸多神庙和祠堂。据《盛泽镇志》记载,1945年全镇有祠、庙、庵、堂、寺、观等137,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帝庙、岳庙、东庙、西庙、先蚕祠和圆明寺。如今,几乎都已消失。

盛泽的佛教可上溯至宋代,圆明寺、奇云庵、善庆庵、古龙庵、北胜庵、中明庵始建于宋代,圆照庵、庆寿庵、惠明庵始建于元代,明代以后寺院遍布镇乡。

北胜庵在斜桥西堍,此处原为“竹堂”,相传晋时张翰曾寓居于此,宋崇宁二年(1103)改建为庵;“竹堂古祠”为明代“盛湖八景”之一。古龙庵在西肠圩,始建于宋。圆照庵原名骨池庵,始建于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在今目澜洲内,现尚存《圆照庵记》石碑一块。庆寿庵俗称“西庵”,在永和村山家坝,建于元朝至元年间,庵内建有西云楼。龙潜庵在前跃村老字圩,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建国后庵内尚有尼姑。法轮寺俗称地藏殿,在昇明桥北,建于明天启七年(1627)。折芦庵在福海桥堍,明末崇祯十二年(1639),庵的四周环渠,非舟不涉,故名“折芦”,名僧宏觉曾居于此;建国后尚有尼姑数人。

值得一提的是居士林。居士指在家的佛教徒。上世纪30年代初,盛泽的居士成立舜湖觉善念佛林(简称“觉社”),为吴江唯一的佛教组织;初时在西庙内.1936年绸业界人士出资在路头堂建房作会址,定期集聚念经,谓之佛期;××中瓦解,1981年恢复后更名为吴江佛教居土林,隶属于苏州西园寺,现迁至目澜洲南侧。

盛泽的道教活动也起始于宋代。宋淳熙二年(1175)在尘字圩程林村建洞真宫;明万历年间,全真苏蓬头在此修炼谈玄,此人蓬首垢面,善吐纳之术,被称为仙人,与卜舜年相交甚深。盛泽城隍庙有东、西两座,一在东白漾北岸,一在圆明寺桥东之杨家浜底,祀神昭灵侯,是唐太宗之十四子李明,又称昭灵侯庙。华阳真逸祠在华阳街,祀梁代陶宏景,后改为华阳会馆。其它如小宸洲、明真道院、全真道院、三元堂、碧霞行宫等均与道教有关。

其它的神庙、祠堂众多,如路头堂在北浜,祀行神;火神堂在东白漾北岸,祀祝融;文起阁在昇明桥东,祀文昌之神,俗称八角亭;大王庙祀宋处士谢绪,即任城会馆;刘猛将军庙祀元指挥刘承忠;两庙都在目澜洲之西北;静安公祠在今目澜丝织厂内,祀宋工部郎中张夏,即宁绍会馆。

盛泽的基督教堂主要有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的基督教会盛泽浸会堂,在盐店弄;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的中华基督教会卫理公会盛泽耶酥堂,在中和桥西堍;现已合为一处。天主教堂设在东港东岸。

 

圆明晓钟

 

圆明禅寺,又名白马寺,在红梨湖(桥北荡)之西南,是绸都盛泽一座极负盛名的佛教寺院。寺原在车溪桥旁,宋乾德中僧月觉建,明洪武十九年(1386)僧蒙极舍衍庆庵拓建,正统初年(1436)由住持僧祚移建于小氐圩,其后明、清两代又多次修建,始成恢宏气象。

圆明寺殿宇轩昂,佛像庄严,尤其是圆明寺的钟声名闻遐迩。大殿之左,有一座方形三层建筑,名仞利天宫,其第三层为钟楼,中悬一口五色金属铸成的大钟,据说浇铸之时熔入了众多善男信女捐赠的金银首饰,故而钟声激越悠扬。“万籁俱寂时,铿然一声,声越麻溪、平望、黄家溪、王江泾”,于是“圆明晓钟”成为“盛湖八景”之一。明万历时卜梦熊的《盛湖八景诗》中有“古刹嶙峋曙色青,珠林钟动叶俱零。未飞楚岫惊神女,只促吴山灼晓行。估客樯帆穿树梢,渔人网罟下寒汀。三千沙界眠醒半,百八声分一卷经。”一首,写的即是“圆明晓钟。

明崇祯二年(1629)在圆明寺的东侧建起了东旸桥,又名白马桥,盛泽人俗称圆明寺桥。此桥跨充字、小氐两圩,是古时盛泽陆上对外的主要通道。圆明寺桥“长六丈六尺,高三丈三尺,广三丈四尺,酾水为三”,壮观而不失秀美,实为石桥中之佳作也。红梨湖也由此而得名桥北荡。

圆明寺桥下有一泉眼,名曰白马泉。《盛湖竹枝词》云:“三里三泉各一隅,安排调水好分符。月明白马桥边立,可有如船珠蚌无?”附注中说:“盛泽有三泉,俱在三里内。一为白马泉,在圆明寺左白马桥下,相传有巨蚌如船,踞泉眼上,蚌移动则泉始出。”这段关于“蚌移动则泉始出”的文字,说得实在有点儿玄,只是民间传说罢了。

圆明寺一带有湖,有桥,有泉,有寺,有钟声,风景优美,向来为文人墨客所重,留下了许多佳篇。明初文学家、“吴中四杰”之一的高启曾数游盛泽,其《又宿圆明寺早起》诗云:“客起灯前梦尚迷,满楼残月晓峰西。应知野寺非山店,只听钟声不听鸡。”清代诗人阮清、计瑸、

龚继稚等人还在此结诗社,风雅乡里。释行正曾作《圆明寺小八景》诗八首,盛赞寺内寺外之景色,此八景是:龙桥待月、古木归鸦、洞庭远翠、葮岸归僧、深芦钓艇、午市鸡鸣、别浦归帆、古院钟声。

这样一处深受里人偏爱的佛门胜地,不料想在日寇侵华时期竟惨遭毁损,以致一蹶而不起。1941巨钟为日军所掠夺,寺宇随之被毁。19494,圆明寺桥也被败走台湾的国民党军队的飞机炸断,只留下半截残败的断桥(现已拆除)和桥畔两株数百岁高龄的银杏。圆明禅寺、圆明寺桥以及圆明寺的钟声虽然早已不复存在,但它们的名字还一直挂在家乡人的嘴边,并将一代一代流传下去。

 

关帝庙与岳庙

 

关帝庙与岳庙位于舜湖(西白漾)之东侧。两庙比肩而立,西枕千顷碧波,南连拾锦塘、香波桥,与目澜洲遥遥相望,景色绝佳。

关帝庙,原名关壮缪侯祠,祀三国时的蜀汉大将关羽,初建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关帝庙有前后两殿,前殿正中端坐着“义薄云天”的关羽,面如重枣,美髯拂胸,两侧侍立执刀、捧印的周仓和关平。后殿为三义殿,中坐桃园结义的刘备、关羽和张飞。关帝庙殿宇轩昂,古木参天,一派森严气象,而庙西侧的西爽轩却是精致优雅的小园景。这里修竹清冷,寒梅吐香,窗明几净.陈设典雅,是香客们的随喜之处。西爽轩的楼上是金陵会馆的办事处,轩之南为金陵商人的停厝之所。

关帝庙的山门里有一尊马夫塑像,怒目圆睁.面容可怕,身旁的赤兔马鬃毛高耸,昂首嘶鸣。山门前,站立着一对青石精雕而成的石狮子,一雌一雄,高逾2,神态俨然。雄狮的屁股上有一条又深又长的裂缝,老人说,那是因为雄狮晚上去附近农田里偷吃稻谷,被关公砍了一刀,留下一条刀痕。来此玩耍的男孩常常爬到它身上去拍打这头不守清规的狮子的屁股。

盛泽是个商业巨镇,商人们把重信义的关羽奉为保护神,故而视大年初一关帝庙烧头香与旧历五月十三关帝诞辰演戏祝寿为大事。除夕之夜,丝绸行庄皆秉烛守岁,待午夜过后,又与镇上市镇当局及商会、农会的头面人物群集在关帝庙烧头香、求签问吉凶,商会问生意,农会问田稻,市镇当局问人口。三档签求出后,用大字抄录公之于殿前的落地长窗上。拂晓时分,全镇各界人士纷纷争往观签,预测当年凶吉祸福,庙内庙外热闹非凡。

岳庙在关帝庙的西爽轩之南侧,建于1930年。此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已日渐暴露,中华民族灾难深重,民间的反日情绪日益高涨。盛泽民众在重修关帝庙的同时,建造了岳飞庙(岳武穆祠),以唤起市民抵御外侮的爱国之心。

岳庙内供奉岳飞神像,两侧侍立牛皋、张显等部将。正殿墙上嵌有一方黑色大理石,镌刻了文天祥的《正气歌》全文,以激励与教育后人。山门前天井的南墙内侧,浇制了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四座跪像,双手反缚,俯首屈身,四周围以铁栅栏。这四个陷害岳飞的奸佞臭名昭著,男女老少走到这里都要啐上几口唾沫,或掷以秽物,以泄心头之恨。岳庙的南墙临水而建,杏黄色的墙面上有“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十分醒目,数里外便清晰可见。因南墙外为水域,故岳庙并无正门,仅在东南角开一木栅耳门,正殿东北与西爽轩相通。

关羽、岳飞,一义一忠,在旧时老百姓的心中最受尊崇,故而二庙始终香火极盛,直至1965年拆除为止。

(沈莹宝文)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