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的孝心作者:李玉顺
母亲年事已高,为了帮我们守住一份家业,年近七旬的她仍住在乡下的老宅子里过活。幸运的是,老人身体尚好,各种疾病总是绕她而行,这也算是上苍对她的一种恩赐吧。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盘活,我利用业余时间在市内的黄金地段开了一家干果店,忙碌之余,回乡看望母亲的次数便极其有限。去年年底,为了方便回老家,我筹钱买了一辆客货两用的微型面包车,并尽量做到半月回老家一次,顺便给母亲捎去一些吃用方面的东西,藉此弥补我不能在母亲膝前尽孝的愧疚之情。 姐姐是名下岗工人,与我同城而居,为了兼顾她的工作和我的生意,我们总会选在周六的晚上一同回乡下。难得相聚,通常情况下,一顿简单的饭菜我们总要吃到深夜十一点才能结束,而第二天清晨,为了赶买卖,我和老公等人在喝过母亲精心熬制的二米粥后,便趁着鸡啼未尽驱车返城。 每到这时候,身体瘦弱的姐姐总是不与我们同归,她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想在家里多停留半日,然后等着乘坐午后一点直达市区的末趟客车返回。 事实上,姐姐年岁不大,身上的毛病却不少,高血压、失眠病常年折磨着她。最要命的是,她还患有严重的晕车症,车子稍微坐不顺,下车后便吐个没完。因而每次回老家,我都心疼地劝她随我一同返城,路上也好有个照应,母亲也喏喏地劝个没完,只是一双枯手却拉住姐姐的衣襟不撒开。而等到我的车子彻底离开院落的一刹那,透过明亮的倒车镜,我又总会看到她们母女二人牵手回屋的欢愉样子。 在这短短的半日时光里,滞留在家的姐姐通常会做些什么呢?帮母亲收拾橱柜碗筷?或是帮母亲洗衣擦地?可这些事情,勤劳的母亲向来是不用我们来帮忙的,毕竟她还没有老到不能做家务的年纪。 又是一个周六的傍晚,我照例驱车赶回乡下。第二天一早,适逢天下大雨,我的干果店不能出摊,只好与姐姐在母亲家共同逗留半日。奇怪的是,趁我贪看韩剧的工夫,姐姐和母亲二人始终窝在炕头的一侧嘀咕个没完,整整小半天的时间过去了,她们却连屁股都没挪动一下,说到高兴处,两人便将头靠在一处笑个不停,听得我满心的羡慕嫉妒恨。午后两点,雨停了,太阳也透出了云层,母亲便忙着催我们上路。临行前,姐姐还宝贝般地拿走母亲送给她的两棵白菜和一瓶大酱…… 返城的路上,我忍不住向姐姐询问起母亲高兴的原因,姐姐看了看我,毫无保留地说出了心里的秘密:母亲年岁大了,对吃吃喝喝的事儿已然不感兴趣,每次回来,她都攒了一肚子的话儿专等着说给众人听。因而无论有多忙,她都要晚走半日,并以出借耳朵的方式让母亲把乡下人的家长里短叨咕个遍,而后再将自己知道的乐子事一一说与母亲听……大概是晚上没休息好的缘故,姐姐说完了这番话,竟然仰在副驾驶的椅背上合上了眼睛,神态自适而安详。 我忽然双目濡湿,并在瞬间悟懂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孝心并无大小和多寡之分,像姐姐那样,每次能在家里陪母亲多聊聊天,也是尘世行孝的一种绝好方式,虽显朴素,却最温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