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意義上的「情人節」,但無疑二月十四日這一天才是全球通用,不管你在哪,都逃不過它排山倒海的「大轟炸」。有趣的是,即便這個日子「有言在先」,可怎麼過,用什麼過,許多地方還是各顯神通,譬如同處東亞文化圈的日本和韓國,就多了一層另類的味道。 跟送鮮花、吃燭光晚餐的歐美國家不同,日本在二月十四日這天,最忙碌、最緊張的都是女生。因為她們要向愛慕的男生告白,而載體,就是那一顆顆甜蜜的巧克力。對羞澀的「櫻花妹」而言,這種主動出擊的機會並不多,因此從新年開始,各大商家和手工作坊就異常忙碌,根據場景、關係推出各種「定製款」。類別當然是越細分越好,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趕在情人節前鎖定明確目標,自然就有了送給普通友人的「義理巧克力」和送給真命天子的「本命巧克力」。跟後者的直截了當不同,前者適用範圍從同學、同事到曖昧的男性友人,洋洋灑灑幾乎囊括一半朋友圈。好處自然就是避免尷尬,如果無心全可當成對平時照顧的感謝,如果有意,男生就可以在一個月後回贈給女生一份更精巧、更有心意的巧克力。據說每一年的二、三月份日本都會催生出很多情侶,大大增加了年輕人「脫單」的概率。 相比之下,鄰居韓國就頗有點黑色幽默的意思。雖然他們也有女方贈禮、男方回禮的習俗,可最搞怪的還是四月十四這個只屬於單身人士的節日。經過了前兩個月的眼花繚亂,平靜下來的單身人士們會在這一天不約而同地到料理店吃上一份黑色炸醬麵。有人說這是為了撫慰孤單的心靈,也有人說是為了慶祝單身組織規模擴大,彼此加油打氣,總之不管怎樣,能有這樣生活化的儀式感,也算獨樹一幟了。 |
|
来自: youxianlaozhe > 《国际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