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常香玉大师的三部代表作品是《红》、《白》、《花》,而她的弟子们却很少全本直工直令地演出这些作品。相反她们更青睐于《大祭桩》、《五世请缨》这样大腔大口、激越奔放的常派戏,戏迷们上《梨园春》也常演唱其中的段子,是为脍炙人口的名段。至于提到常香玉大师早期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却很少有人注意,她的弟子们也无人继承下来,更别说演出了,戏迷们也无人演唱其中段子,真正成了常派“冷门戏”。 记得有一年常大师纪念活动,其高徒做过音配像。还有一次,我记得是《梨园春》“非遗体验”,常派高徒汪荃珍及再传弟子杨红霞唱过一小段,据说她们有望重排此剧全剧,后来几年也没有看到,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着实让人遗憾。这部戏很少有人去宣传,不能不使人产生困惑:为什么常大师演唱的这部戏就如此不受重视呢? 有人会说,这是大师的早期作品,录音质量不太好;再者说,其唱法老腔老调,已经过时;更甚至有人会说,越剧袁雪芬、范瑞娟主演的《梁祝》早已掩盖了豫剧的光彩,所以这部戏就被人遗忘了。 但我认为这种种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好多资深“常迷”都是很看好这折戏的,因为常大师的这部作品清新雅致,青翠欲滴,不同于她后来激情奔放的风格。整个唱腔处理,不见大江东去,却见小桥流水,给人一种别样的艺术享受,对常派艺术的研究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固然,它比不上越剧《十八相送》那样唯美,却在豫剧中是不多见的。如果有人稍加包装,恢复到豫剧舞台上,肯定能赢得青年人的青睐与传唱。 关于《十八相送》的剧情想必早已家喻户晓,无需过多介绍。在豫剧《十八相送》这场戏里,常香玉饰祝英台,马兰香饰梁山伯,阎玉蓓饰银芯,四九何人饰演待查。由河南豫剧一团乐队伴奏,说明这场戏是“香玉剧社”改河南豫剧一团之后录制的,估计时间是在上世纪50年代。 下面请欣赏这部戏目前仅存的一段录音,结合相应唱词,相信一定会给“常迷们”一种美的感受:
豫剧《十八相送》全场戏词 (祝英台唱): 三年同窗情如海, (梁山伯唱): 梁山伯我难舍祝英台。 (祝英台唱): 今日相别是出无奈, (梁山伯唱): 我送贤弟下山来。 出了城,到了关, 见一樵夫把柴担。 起早落夜多辛苦, 我的贤弟呀, 打柴度日也艰难。 (祝英台唱): 他为何人把柴打? 你为何人送下山? (梁山伯唱): 他为妻子把柴打, (祝英台白): 梁兄你呢? (梁山伯唱): 我为贤弟送下山。 (四九唱): 过了一山又一山, (银心唱): 前行来在凤凰山。 (祝英台唱): 凤凰山上般般有, (梁山伯唱): 缺少鲜花共牡丹。 (祝英台唱): 我家中有一株好牡丹, 那牡丹花儿好哇, 那牡丹花儿可是香又艳。 梁兄长你若是爱--- 爱呀爱牡丹, 来来来来来, 来来来你随我咱把家还。 (梁山伯唱): 牡丹虽好在天边, 我难同贤弟一同还。 (祝英台唱): 面前闪出一池塘, 鸳鸯成对又成双。 英台若是女红妆, 梁兄啊--- 问梁兄愿不愿你配鸳鸯? (梁山伯唱): 配鸳鸯配鸳鸯, 除非你再世重寻娘。 走吧贤弟! (祝英台唱): 那边过来一黄牛, 牧童紧跟牛背后。 对牛弹琴是牛不懂, 可叹你像一个那牛犊头。 (梁山伯唱): 英台讲话欠忠厚, 你为何将我比成牛? (祝英台唱): 梁兄不要心难受, 黄牛牧童他是朋友。 (银心唱): 前面闪出一条河, 相公,漂来一对好白鹅。 (祝英台唱): 雄的它在那前边走, 雌的后边就紧跟着。 我的梁大哥呀--- (梁山伯白): 贤弟! (祝英台唱): 我看你像一只那呆头鹅呀! (梁山伯唱): 非是愚兄发了火, 谁叫你比来比去你比着我? (祝英台唱): 就算我惹你发了火, 施礼赔罪我认错。 (梁山伯唱): 见你认错我笑呵呵, 贤弟的礼路哪恁多? (四九唱): 哪恁多哪恁多, 河里无有人他把船拨, 咱们三人可难过河。 (梁山伯唱): 那边闪出桥一座, (四九唱): 独木小桥水上搁。 (祝英台唱): 小弟胆小我不敢过, (银心唱): 俺相公从小他怕过河。 (梁山伯唱): 怕过河无有什么, 还有愚兄掺扶着, 搀贤弟--- (祝英台唱): 扶哥哥--- (梁山伯唱): 一步一步莫辞错。 (祝英台唱): 紧一脚--- (梁山伯唱): 慢一脚--- (祝英台唱): 身子一动这桥乱活, 吓得小弟战索索。 (梁山伯唱): 紧搀贤弟把河过, (祝英台唱): 若不是梁大哥我难以过河呐呵呀! (梁山伯白): 啊银心,你要慢一点哪! (银 心白): 不要紧! (梁山伯白): 走哇! (祝英台唱): 过了河滩到一庄, 四下黄狗汪汪汪。 (梁山伯唱): 贤弟你不要心内慌, 我打黄狗你过庄。 (祝英台唱): 梁大哥你扶我到井旁, 井中耀耀好容光。 (梁山伯唱): 好容光--- (祝英台唱): 喜洋洋--- (梁山伯唱): 喜洋洋--- (祝英台唱): 一男一女在水中藏。 (梁山伯唱): 贤弟讲话太荒唐, 你为何将我比女郎? 走吧贤弟! 抽起身来向前望, 前行来到土地堂。 (祝英台唱): 土地堂来土地堂啊, 庙中空空无和尚。 (梁山伯唱): 见你这样,你盼妻房, 早晚削发当和尚。 (祝英台唱): 梁兄若是当和尚, 小弟定要落庵堂。 (梁山伯唱): 我做和尚好还俗, 你当尼姑怎嫁郎? (祝英台唱): 你说尼姑她难嫁郎啊, (梁山伯白): 是呀! (祝英台唱): 那尼姑她可以嫁和尚。 (梁山伯唱): 兄讨尼姑不讨你, (祝英台唱): 要嫁和尚我定要嫁兄长。 (梁山伯白): 哎,贤弟,不要胡讲了,咱们赶快探路吧! (银 心白): 相公,走吧! (祝英台白): 走哇! (银心唱): 过了一堂又一堂, (四九唱): 相公!前行来在观音堂。 (梁山伯唱): 观音堂观音堂, 送子观音坐上方。 (祝英台唱): 观音大士她来作媒, 来来来咱二人, 这双双拜堂。 (梁山伯唱): 哎! 贤弟讲话太荒唐, 两个男子怎拜堂? (祝英台唱): 你比金童是好不好? 我比玉女看像不像? (梁山伯唱): 金童玉女是神仙, 比来比去不应当,不应当! (梁山伯白):啊贤弟,赶快走吧! (祝英台白): 走哇! (梁山伯唱): 快走吧! 送一程来又一程, 十八里相送到长亭。 (祝英台唱): 来在长亭且站稳, 我就且站稳--- 小弟的言语兄听在心, 有一件事儿把你问, 问梁兄你可曾订过亲? (梁山伯唱): 有愚兄家中寒贫, 二十二岁我未有订亲。 (祝英台唱): 梁兄未订亲我愿作媒人, 问梁兄愿寻可不愿寻? (梁山伯唱): 谢贤弟多关心, 但不知千金是何人? 丑不丑,俊不俊, 她的脾气可温存? 还大还小你说个真, 你不要吃枣我囫囵吞哪。 (祝英台唱): 梁兄问话太细心, 问得小弟我笑盈盈。 这个女子非是别个, 她是我九妹这小千金。 她不比我丑, 也不比我俊。 不比我刚强, 不比我温存。 她与我是同年同月同时辰, 俺本是一母双胎两个人。 (梁山伯唱): 哎,好哇! 听一言喜在心, 这样的好事无处寻。 怕只怕伯父不应允, 我的贤弟呀--- 枉搭贤弟一片好心。 (祝英台唱): 兄台不要胡猜论, 家父嘱我把英才寻。 (祝英台白):我有一首诗句赠上, 梁兄猜出之后,即速前来迎娶! (梁山伯白): 贤弟请讲! (祝英台白): 一株牡丹天边栽, 月老移向杭城来。 亲手架成鹊桥渡, 迎候春风并蒂开。 (梁山伯白): 贤弟赠诗愚兄记下, 一路之上,多多保重身体! (梁山伯唱):草桥结拜整三载, (祝英台唱): 两情依依也难分开。 (梁山伯唱): 我心中想说千句话, (祝英台唱): 盼望你梁兄你早些来。 另外,常香玉在这一时期也录制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会》一场的录音,由常香玉饰祝英台,赵义庭饰梁山伯,阎玉蓓饰银芯,仍由河南豫剧一团乐队伴奏。可惜目前我还没有找到,找到后再说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