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次法(排位法)是填报志愿最常用的方法,其核心工具是一分一段表,它在定位院校、专业志愿时非常有用。笔者准备用连续几篇文章,结合实例详解一分一段表填报志愿的操作用法。 一、什么是“一分一段表”? 一分一段表(某些省份又称“一分一档表”)是将本省同科类考生以1分为单位,将每1分的同分人数、累计人数公布,考生既可以借用一分一段表获知自己的成绩排位,也可以借用往年的一分一段表,获知高校投档线、专业录取线在当年的排位。 河北省2018年一分一段表 高考每个科类都会有自己的一分一档表,如文科、理科、体育、艺术(细分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等小类别)等,供不同类别的考生使用。 二、一分一段表有何用途? 我们填志愿必须要参考往年录取数据,但是不同年份由于试题难度不同,高考分数之间没有直接可比性。利用一分一段表,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出不同年份之间等效的分数——排位相同的分数。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分一段表是填报志愿时一把重要的尺子。 广西2018、2017年理工类一分一档表 上图以广西2018、2017年理工类一分一档表为例,借用2018年一分一档表可以发现600分考生排名处于6816-7016名之间,而对应地这个排名在2017年最接近的分数是548分。即2018年理科600分与2017年548分是等效的——两者排位相同。 为什么说排位相同的分数是等效的呢?原因在于,每个考生的志愿都会受到比自己高分考生的影响,比自己低分的考生无论如何填报对自己是没有影响的。以上图为例,广西2018年600分的考生排名约在7000名,意味着有6999个比他高分的考生的填报行为会影响到他;同理,2017年548分的考生排名也处在7000名左右,也意味着有6999个高分考生的填报行为会影响到他。即2018年理科600分的考生,与2017年548分的考生处境是相同的,可以参照他当年的分数(2017年的548分)填志愿,这也是位次法的原理。 三、如何看懂一分一段表? 各省的一分一段表格式不尽相同,但原理基本一致。再以广西的一分一档表为例简要说明: 广西的一分一段表包括总分、人数、累计人数、名次四个选项,以2018年的600分为例,人数列的“201”表示有201个考生是600分,累计人数列的“7016”表示600分(含)以上有7016人,名次列的“6816”表示600分排在全省6816名——实际上600分的考生的位次介于6816-7016名之间,考生查询成绩时可获知自己的准确位次。同理,借助往年的一分一档表,考生可以知道高校往年的录取线排名情况,从而判断其是否适合自己报考。 四、如何区分全国性加分与地方性加分的版本? 很多省份都会将一分一段表区分为只含全国性加分、含全国性加分和地方性加分(取两者的最高值)两个版本。考生要区分使用,其中只含全国性加分的一分一段表适用于报考部属高校和外省高校,如湖南考生报考外省高校和部属高校(含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时应采用只含全国性加分的一分一段表;报考湖南省属高校时,应采用含全国性加分和地方性加分的一分一段表。 为了尽可能提高报考的精度,如果所在省份分别公布全国性加分、地方性加分版本的一分一段表时,建议考生尽量根据报考情况区分使用,以广西为例,获得地方性加分的考生人数远远多于获得全国性加分的人数(广西有数十个县区的考生有地域加分),两个版本的一分一档表数据还是存在较明显的区别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