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山”西湖摄影作品选

 欣阅图书馆2019 2019-02-14

       “北山,摄影好爱者。搞过机械,握过笔杆,最喜欢的是拍照,尤其爱拍西湖。欣悦舍上期有关西湖的那篇随笔,就是得了北山的作品配的图。

 
 

        “北山的摄影生涯开始并不多久,之前一直忙于工作,抓不准好的时机,也静不下心来。现在终于有些条件了——狂拍——过瘾!

       不是专业出身,从来没学过理论,光圈、快门、焦距三者如何调配得恰到好处而获得理想的光影效果,北山似乎应用得还没那么地自如,仍在摸索求教中。但在笔者认为,就摄影而言,技术固然重要,潜意识才是第一位的。摄影艺术不是单纯的彩喷复印,有了属于自己特有的感受,作品才有了灵魂,才能向观者传神。要不怎么傻瓜机按下的快门也能获得国际大奖呢,看来,人们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着相似之处的。

 
 

       “北山的摄影作品就具备了此类的特征。从取景与构图上看,他更善于用大场景、大块面来表现作品,运用光线的意识也很强,赋予了本来安静得有些呆板的风景照更有层次的视觉及意识体验。笔者从中看到的不是简单直白西湖的景致——这样的景致不知有多少人从多少角度拍摄过——更看到了一种意境与态度,也正道出了笔者心目中西湖的本质和精髓——空灵、朦胧、淡泊,亦真亦幻,若即若离。

 
 

       笔者不善于表现大场景,空闲时拿出北山的风景作品细细体味,慢慢地也有了些感悟——

       拍什么最容易出效果,北山说是,因为人生动,人更懂人,只要光线和背景没大问题,一串连拍下去,总能有顺眼的,尤其是孩子,什么都挂在脸上,耐看得很。什么最难拍,当然是景,大面积的空旷风景。一般这样的风景色彩明艳丰富的不多,也就是不易上画,常常看到的实景很美,但拍摄效果平铺直叙,色彩灰暗沉闷,缺少值得回味的东西,一句话:没味道。所以光很重要,它能折射出统一的调子中那些丰富的细节,使画面有了更多的东西——面与色——却依旧整体不零乱,作品就活了。


      

 
 
 
 
 
 
 
 
 
 
 
 
 
 
 
 
  
 

 

 

 本文同步于“欣悦舍”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