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古专家意外发现康熙秘密奏折后,称:历史或因此而改变

 我是五片云 2019-02-14

大家都知道,康熙登基的时候只有八岁,14岁的时候开始亲政,他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期间铲除了权顷朝野的鳌拜,而且还削弱了三番,并且收复台湾,亲征葛尔丹等等,功绩卓著,与当时的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才使得中国对于黑龙江地域得到实质性的控制,而且康熙还做了一件事,就是创立了会盟,国与国之间相互联系,这就减少了很多战争。

不可否认的是,康熙是一位伟大的皇帝,虽然自己身为满族,但是在处理满汉关系上,做得相当不错,而且也是促进的中国很多个民族的融合统一,他为后面清朝的兴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所以才有了我们后面所看到的康乾盛世,而且这就使得康熙备受百姓爱戴,被称之为千古一帝。

所以,几百年来康熙在人们的心中都是厚德仁义的典范。但是最近一项考古研究对康熙提出了质疑,因为考古发现的这一份奏折,颠覆人们对康熙的看法,真正的康熙原来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说到这一份机密奏折,就必须提到另一个人,他就是山东武定人李之芳,也称李里邺园,此人是当年崇祯皇帝在位时的举人,后来清朝灭亡明朝后,清军入驻中原,然后李之芳知道以后,于是带着全家老小悄悄地从小路准备逃跑,而自己的父母在北门外被清军残忍的杀死,当顺治帝继位后,这时候的天下才逐渐稳定下来,满汉矛盾虽然还是相当剧烈,但是要好很多了。

这时候的李芝芳又准备报考清朝的科举,后来在顺治四年成功的考上了进士,李之芳凭借过人的才华很快就得到了顺治皇帝的赏识,而且连续多次被顺治皇帝提拔任命,之所以顺治皇帝如此看重李之芳对于很多政治上的问题,有其独到的见解,而在施行法律方面,也是张弛有度,凭着过人的才智以及缜密的心思,被顺治皇帝安排参与编撰《会典》一书。

到了康熙皇帝的时候,由于李之芳对于清朝的社会改革有着很大的功劳,于是,康熙皇帝依旧重用他,并且官至四品,任命他为左副都御史,没过多久,康熙皇帝又提拔李之芳担任吏部侍郎。

当初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藩王举兵造反时,这时候的李之芳,正在担任总督浙江军务,而且自己参与这次三藩的评定,后来,这个文弱书生直接成为主将。

正是在李之芳的平叛过程中,他就写下了一封秘密的奏折,递交给康熙皇帝,奏折中明确写到:“首请给还难民子女,世间第一疾苦,无如被难掠难民一事,不意各旗营将,恢复地方之后,男女尽为俘虏,父失其子,夫失其妇,老幼呼号,不可胜计。”

在当时,清军每收复一个地方,便把当地的汉人当作自己的战利品,作为奴隶使用,李之芳对八旗军这一行径非常抵触,于是,他就把这情况写在了奏折之上,将这道奏折秘密上奏给康熙。康熙可是一直被标榜为“仁义之君”,结果当康熙帝一看到这道奏折,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康熙帝大怒,并且提笔在奏折上批复:“满洲官兵捐躯杀贼,俘虏男女,正好支付医药费用,衣物及马匹费用”。

康熙帝这番言辞,简直是强盗言论,看到这里,你还觉得康熙是“仁政爱民”的圣贤之祖康熙帝吗?专家在看到这封康熙帝批复的秘密奏折,表示:这封奏折或将彻底改写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