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圣节袭来,“妖”你去全球“鬼混”~

 彩色沙漠Maggie 2019-02-14

旅行禁区


既然是万圣节,咱不如就玩点鬼吧,今天桓桓就盘点一下全球各地那些可以「玩鬼」的地方。如果你胆子够大,不妨跟着我一起踏入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旅行禁区」,在南瓜灯下寻找那些游荡在暗夜的恐怖魅影吧~


1 布朗城堡[罗马尼亚]






吸血鬼城堡


既然要盘点外国的鬼,那么有着吸血鬼传说的「布朗城堡」,自然不能不提。对于这个名字,你可能感到十分陌生,它还有一个更为知名的名字——「德古拉城堡」

 

19世纪末,爱尔兰作家斯托克(Bram Stoker)曾撰写了一部非常著名的小说《德古拉》,故事就是以罗马尼亚的布朗城堡为背景,主人公正是欧洲中世纪著名的吸血鬼——德古拉伯爵。



因为一部恐怖小说而出名,许多尚未去过罗马尼亚的人对这里的条件反射,是夜晚的吸血鬼,德古拉城堡于是成为了全世界的吸血鬼迷心目中不可替代的恐怖之源


如今,不少的吸血鬼迷向往踏上这片神秘而刺激的土地,期待着能够一睹传说中的吸血鬼伯爵的容颜。

 




//

那么,所谓的德古拉城堡究竟是不是人们心目中的吸血鬼伯爵住所呢?


如果你跟我一样,特意前往探访了这座令人闻风丧胆却又好奇的布朗城堡,或许会感到失望,因为布朗城堡绝没有小说中描述的那么可怕。



不可否认,从停车场到城堡脚下,一路上你可以看到不少关于吸血鬼周边的展示,许多商贩在叫卖吸血鬼的纪念品,营造各种恐怖气氛。

 


城堡建在一个小山包上,地势颇为险要,从山脚下沿斜坡拾阶而上,沿路上关于吸血鬼的巨大广告牌,更为城堡本身平添了神秘的气息。



买了票进入城堡,走在木质的楼梯和地板上吱吱呀呀的响个不停,那声音生出一种诡异的效果。


不过,其实布朗城堡内部和灵异没有一点关系,城堡内如今是一个关于玛利亚皇后行宫的历史和艺术博物馆,充满了中世纪的贵族风格。

对于罗马尼亚人来说,布朗城堡曾属于有着「巴尔干岳母」之称的玛丽皇后,她从1920年左右开始在此居住,玛丽皇后当时从西欧进口而来的家具原物大部分都还保留在此。



从室内奢华的装潢、制作考究的家具、五彩斑斓的挂毯、精致的管风琴,还有陈列的各个时代的武器,可以看出历代主人昔日的贵族生活!





有人说,只要你了解了布朗城堡,就可以明白吸血鬼世界的一大半。





当你走在连接城堡4个角楼的走廊间,你会犹如走入了电影中的布景。古老的历史建筑保存着最初的模样,如果凝望,你将置身于中古世纪。


如果你是个吸血鬼真爱粉,偏好黑暗系哥特风,那么一生一定要去探访一次布朗城堡~


2 人骨教堂 [米兰]


//

用人骨装饰的教堂,你见过么?



在天主教盛行的欧洲,这样的教堂并不罕见,但是对于你我这样的非教徒来说,看到这种用人骨做装饰品的、风格迥异的教堂,不免会大惊小怪,毛骨悚然。



我曾在米兰独自一个参观过圣伯纳迪诺骨教堂, 它就在米兰大教堂旁边,低调的外观显得有点隐秘。



人骨礼拜堂位于教堂右侧,四面的墙壁上嵌满了遗骨,整整齐齐、密密麻麻,从地上一直堆砌到穹顶。


我不知道当时的自己是哪里来的勇气,敢于在四周无人时独自踏进这里,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堆砌着成千上万的人骨,踏入其中内心就会产生哀伤,即便它可能会令你毛骨悚然。



我小心翼翼地站在这令人不寒而栗的艺术面前,生怕自己脚步的声响惊醒了沉睡的魂魄们。

 

如果忽略人骨的惊悚成分,我眼里剩下的只有华丽和壮观了。



教堂的遗骨室还有个特点:室内穹顶上有一副威尼斯著名画家塞巴斯提亚诺·里奇1695所做的壁画。

 

不管里奇的画多么华丽,它都无法把你的目光从死亡中拉回来。人骨非常有组合地排列在墙上,描述着宗教中的死亡。



在这样的场景下,人似乎既卑微又高贵。


卑微在于,他们放弃了身份、华丽的墓冢,被毫无区别的码放在墙上,甚至仅仅是教堂内壁的装饰。


高贵在于,他们无论生与死的形式,都遵循着自己的信仰,为了心中的某个信念,时刻保持着内心的谦卑,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3 骷髅塔 [尼什]


//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骷髅塔」



罗马帝国的城市纳依苏斯,即今天塞尔维亚的尼什市,是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出生地。这位罗马帝国的大帝是基督教的奠基人,君士坦丁堡的征服者。

 

尼什市有一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骷髅塔」,是唯一一座为了战争而建的藏骨库,如今已成了独立勇敢战斗的塞族人纪念碑,人类的头骨无声地诉说着二百年前的血泪。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尼什期间,尼什人民忍受不了土耳其人的剥削压迫,1809年,一位名叫辛杰利奇的将军率领1.6万军士在尼什郊区与4万土耳其军队展开了决战。


由于军队实力悬殊,结果可想而知。尼什军队牺牲了4000人,而土耳其军队也阵亡了1万人,辛杰利奇将军也身负重伤而死。




恼羞成怒的土耳其首领下令将尼什军队阵亡将士的头颅砍下,剥下头皮,用棉花填充,运回土耳其邀功请赏。


为了震慑塞尔维亚人,还将部分头骨运回尼什,用沙子和石灰建起一座高塔,把头骨嵌入塔身,辛杰利奇将军的头骨被摆放到了最高处



“骷髅塔”每面墙上有14行土坑,每行可放17颗头骨,四面加起来共有952颗人头,土耳其人建造这座骷髅塔,想以此来警告所有反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人。



 

最早的「骷髅塔」周围没有遮盖,风雨侵蚀,再加上一些阵亡将士的家属偷偷将自己亲人的头骨从塔上取走,头骨越来越少。


到1878年,塞尔维亚脱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控制解放时,塔上还有58颗头骨,向世人诉说着昔日战争的恐怖


塞尔维亚人在塔外盖起了一座教堂,保护这座骷髅塔,也是为了永远纪念战争中逝去的将士们。


辛杰利奇将军的头骨被祭奠在玻璃罩中,头骨的主人也成为了塞尔维亚人心目中真正的民族英雄,是他们永远的骄傲。


 

骷髅塔外,至今还立着辛杰利奇将军的塑像。


4 埃及木乃伊 [冬宫]


//

神秘的千年木乃伊


说起世界上神秘的国家,埃及肯定是其中一个。埃及,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狮身人面像,以及神秘的千年木乃伊。但是我没办法给大家讲在埃及开罗国家博物馆看到的木乃伊,因为当时全凭眼睛看了,没有留下一张木乃伊的照片。


不过,想看真正的千年木乃伊,也不一定要去埃及,圣彼得堡冬宫的埃及馆就有



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也叫“冬宫博物馆”),作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博物馆藏有世界不同文明的艺术精品,其中就有一个埃及馆,珍藏着几千件古埃及文物,如石棺、木乃伊。




一下楼梯,迎面就能看到安置在大厅中央的木棺和巨型石棺。



古埃及木乃伊(古埃及祭司),就这样近在咫尺,惊心动魄之余,你仿佛在它身上看到了千年光阴在眼前闪过……


5 十字架山 [立陶宛]


立陶宛的圣地

——

//


这座离希奥利塔20分钟车程的十字架山(The Hill of Crosses),被称为立陶宛的圣地,拥有将近6万个十字架,立陶宛开国以来的战争及革命都一一完整地保留在这些十字架上。



十字架山如今是世界文化遗产,然而关于它的确切起源,无人能说得清楚。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成千上万的大小十字架是立陶宛人民从1831年俄国沙皇时代开始遭受迫害后所立的历史纪念物,是立陶宛人民痛苦和希望的象征。



那种直击内心的震撼,恐怕只有当你走近它时,才会感受到。

 

行走在其中,看着密密麻麻的十字架在眼前,内心会被一股强大的信仰力量所笼罩,耳旁会响起「我的信仰,是谁也夺不走的」。



人们用十字架来缅怀那些战争中牺牲的人,让他们在战死沙场后仍然能集结在神圣的小山上。


人们用十字架纪念那些在纳粹集中营里被迫害丧命的人,让他们可以在十字架的包围中得到生前未曾有的安宁。


人们用十字架怀念那些因为各种意外离开人世的伙伴们,让哀思能寄托于圣地而不至于落下长久的阴影。



历经几个世纪,十字架山上早已不仅只有十字架了。天主教徒在这里放置了巨大的耶稣像。



立陶宛的爱国者们在这里放上圣母雕像、玫瑰经念珠等。



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天主教徒,随身带来的民族纪念物品。



尽管如此,十字架仍然是这里名副其实的主角。

 

山上的十字架大小不一,甚至还有大到搬运、安放都必须动用拖车和专用起重机的巨型十字架;材料也是木头、金属或石膏都有。



山正面最大的一个十字架上,基督张开双臂,拥抱人世间的一切苦难。基督身后,数万个大大小小的十字架,刻着各国语言,矗立在一片肃然的沉寂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