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已经生了一胎或者二胎,不准备再生育的家庭来说,都会选择各式各样的避孕方式。 对于男性来说一般可操作的避孕方式只有一次性的避孕套和永久式的结扎。 可能有些人会说也可以采用体外射精的方法,虽然这种方式从理论上来说怀孕的可能性是极低的,但是难度确实非常大,就好比飞机的事故率很低,但是当一个飞行员真的很难!
我身边就有很多宝妈,一直和老公都用这种方式避孕,觉得非常安全,但宝宝还是这样意外地走进了他们的小生活。 甚至有研究发现,在不注重方法的情况下,体外射精的失败率高达15%-28%。虽然简单便捷,但这种避孕方式风险还是太高了些。 而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可以选择避孕的方式就更多了。 01 宫内节育器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带环”,很多宝妈们在生完宝宝之后,都会选择直接带节育环来避孕,这种避孕方式属于半永久避孕,如果以后想生娃了还可以拿掉,不影响再次怀孕。 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在子宫内放置异物阻止受精卵着床起到避孕目的,属于物理避孕。 虽然这种避孕方式比较持久有效,但是毕竟是把异物放进体内,很有可能会引发一些炎症,而且只能阻止宫内孕,不能阻止宫外孕。 再加上节育环在体内都有放置期限,到了年限必须要取出来,而有研究表明,绝经超过两年者,节育环的取出困难率达到43.9%。若节育环发生“嵌顿”,取出时还有可能出现大出血等情况。 假如你或者身边的人准备上环,或已经上环,千万要记得提醒他们要一年检查一次,而且在绝经之后要尽快取出。 在老一辈人里,几乎很多家庭的女性都会采用这种方式来避孕。 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项全国节育抽样调查显示,当时全国约有1.76亿人采取了长效节育措施,而其中放置宫内节育器(俗称“上环”)的比例达到了41.4%,这个人数可以说是相当高了,比英国现在的总人口数还多。 虽然在女性宫内放置节育器,在国际上并不鲜见。但由于这种方式经济实惠,相对于发达国家,第三世界国家使用相对较多。 在亚洲,27%的女性使用宫内节育器避孕。但在北美,这一比例仅为6.1%,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则不到2%。 02 输卵管结扎 相对于节育环这种可逆的长效避孕手段,输卵管结扎则是不可逆的,它是通过切断、结扎、电凝、钳夹、环套输卵管,使精子与卵子不能相遇而达到绝育的目的。所以,术后会让女性彻底丧失生育能力。 输卵管结扎相对于男性结扎相对较难,因为输卵管是在腹腔内的一根与子宫相连的很细的管子,结构也更复杂,所以要承担一定的手术风险。 但从一个女性的角度上来说,孕育生命是一个伟大而神奇的事情,再加上国家已经全面放开了二胎政策,即使现在不想要,万一以后还想再生一个呢。 而且,新墨西哥大学一位妇产科医生Eve Espey也表示,在他经手的输卵管结扎手术中,30岁以下的年轻妈妈在术后后悔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而且输卵管的复通则是一个更复杂的手术,不仅要承担一定的心理压力,而且还会增加宫外孕的风险。 03 服用避孕药 很多人对避孕药都有一种恐惧心理,觉得避孕药伤身体,还有一些人说什么吃一粒避孕药对身体的伤害要半年才能恢复,还有人说市场上很多海鲜不能吃,都是避孕药养大的。 先不说海鲜是什么养大的这种新闻已经被多次辟谣了,但是这一系列由避孕药带来的恐慌,简直可以把避孕药和砒霜、鹤顶红、含笑半步癫一类的毒药相提并论了。 避孕药分为短效避孕药、长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 左炔诺孕酮类紧急避孕药 又被成为事后避孕药,是一种在药店随意可以买到的非处方类紧急避孕药。 很多人都说这种紧急避孕药不能多吃,一年绝对不要吃超过3次 ,否则轻者月经不调,重者不孕不育。 但实际上,紧急避孕药虽然不建议作为长期服用,但是如果没有提前采取一些避孕手段,但该吃的时候还要吃。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无明确证据显示重复使用紧急避孕药会造成任何健康风险 。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认为,即使在同一个月经周期,也可以多次服用。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一份关于紧急避孕药的综合意见中提到,曾有研究让 8 800 名女性使用正常剂量 2~4 倍的紧急避孕药(左炔诺孕酮),平均服用 6~8 个月,没有严重副作用。 虽然并没有一年不能吃超过3次的说法,但是紧急避孕药还是会有恶心、头疼、月经不规律等这些常见的副作用的,而且它的避孕效果也只有80%左右。 长期避孕药 顾名思义就是有长期避孕效果的一种药物,不需要每天服用,一般一个月吃一次就够了。这种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女性排卵来达到避孕的效果的。 但是长效避孕药中所含的激素量要更大些,使用一次能避孕的时间也相对较长。 分为口服、注射和皮下埋植三种。口服和注射都很好理解,重点说一下皮下埋植。 皮下埋植需要在避孕者上臂内侧拉一个小口子,用一种特殊的套管针把放了避孕药的硅胶囊管从切口内推入皮下,起到缓慢释放激素、长期避孕的目的,一般埋植一次能避孕5年。 重头戏来了!说了这么多,都是为了突出今天的主角: 短效避孕药 短效避孕药和长效避孕药相比,药效持续时间较短,服用一次只能维持一天,所以需要每天服用才能持续避孕。 短效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是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改变女性内分泌抑制排卵以及干扰受精卵的着床来达到避孕的效果。 虽然同样都是含激素,但目前一些新型的短效避孕药,并不会发生月经不调、影响生育、变胖等等一系列的副作用。 相反,服用短效避孕药能 调理月经、缓解痛经、保护卵巢,还能降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等等。 所以,服用短效避孕药非不会对身体产生伤害,反而会收获一些意外的惊喜。 细数以上这些常见的避孕方式,除了“短效避孕药”以外,其他方式对身体都有一定伤害和副作用。 在中国,70%的女性认为避孕药就是紧急避孕药,而且毫不夸张地说,大家都普遍认为: “避孕药=毒药”,千万不能多吃! ——而正是这样错误和片面的观点,反而会让女性不得不在意外发生后选择对身体伤害更大的流产。 希望你能把这篇文章转发给更多女性,作为女性我们不仅要正视避孕药,也要勇于用更安全地避孕方式保护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