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
容易跌倒、胆小爱哭、偏食暴躁,大一点了可能会注意力不集中、记不住老师家长的话、唱歌跑调、口吃等,这些有可能是孩子感统失调导致的。 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 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 感觉统合失调中最重要的三大感觉失调分别为『前庭平衡失调』、『本体感失调』和『触觉失调』。 一、前庭失调:大脑雷达失灵 我们听到老师说话的信息、看到黑板上书写的汉字、手握笔的感觉、我们的大脑克服重力的影响来保证身体坐直等,这些信息都会受到前庭觉的处理,才能使我们更好地处理学习任务。 所以前庭失调的孩子,会表现出一系列的小问题: 自测表1 ☑ 经常过于兴奋,到处跑满地打滚 ☑出现丢字、漏字、跳行 ☑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困难 ☑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爱做小动作 ☑ 喜欢旋转,但久转不晕或一转就晕 ☑ 总是跌倒或碰倒东西,但都不是出自孩子自愿 ☑ 听不懂指令、听指令听不全、听指令较慢,执行起来困难 二、本体失调:身体地图失效 本体觉是指大脑可充分掌握自己身体的能力,就像大脑中有一张身体地图。 我们在书写过程中对笔的控制需要用到手部的肌肉、保持坐姿需要运用腰部的肌力、说话时需要口腔肌肉的配合。 本体感失调的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自测表2 ☑ 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小动作多 ☑不能像同龄孩子那样会翻滚、骑车、跳绳和拍球 ☑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工能力差 ☑写字无法在框内,笔画经常颠倒 ☑空间感不好、左右不分、鞋裤反穿 ☑身体不协调、写字歪扭 三、触觉失调:皮肤感应器失真 我们能感受到冷、热、痛、痒等,都是来自触觉。 在生活学习中,我们感受衣服的材质、感觉书本的材料、通过拥抱建立和同伴的信任,这些都是通过触觉来实现的。 对于触觉失调的孩子,主要会有以下表现: 自测表3 ☑爱吃手或咬指甲盖 ☑对小伤小痛特别敏感 ☑ 偏食、挑食、不爱吃菜 ☑不合群或者不会和别人玩 ☑看似聪明却胆小不敢表现 ☑情绪不稳定固执,爱发小脾气 ☑陌生环境胆小怕黑,粘人爱哭,性情孤僻,紧张、退缩、不敢表现 ☑怕别人触碰自己,容易吵架,自言自语无法与人沟通 事实上,对比下来你会发现只要是孩子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表现。为什么呢? 一.生理原因 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因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幼儿压迫感不足造成触觉失调等。 二.环境及人为原因 1.由于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得儿童活动范围变小,大人过度保护,事事包办。 2.父母太忙碌,陪伴互动缺乏。 3.出生后,没让孩子经过爬行阶段就直接学习走路,产生了前庭平衡失调。 4. 父母或保姆不准孩子玩土,玩沙,害怕弄脏,从而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 5. 过早地使用学步车,使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6 .父母的要求太高,管教太严,人为地造成孩子压力太大,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感 。 如何锻炼孩子的感统? 01 前庭觉训练
旋转圆桶、旋转木马、旋转椅子等。
采取腹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头脚颠倒等体位进行千秋、吊床等游戏。
走平衡木、平衡板等。
蹦床、翻滚、垫上运动等。
进行儿童踏板车、沙坑、草坪、滑梯腹部爬行等游戏。
让孩子一只脚着地,一只脚踏上滑行的儿童踏板车。 02 本体觉训练 通过羊角球蹦跳、平衡木、脚踏车、攀爬、翻滚等训练刺激本体觉的发展。 此外,游泳、摔跤、拔河、爬绳、搬运货物等户外运动可以刺激孩子本体觉的发展。
让孩子身体挺直,双手向前平举或双手抱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屈膝蹲下至大腿与地面平行。
孩子身体趴在地毯或垫子上,双脚并拢,家长按住孩子的脚踝,双手抱头,上半身用力抬高。
家里不用的大口袋,孩子在袋子里站直,双手抓住袋口的两边,做原地起跳和向前袋鼠跳。 03 触觉训练 通过大笼球、刺球、跳带、穿爬隧道等刺激孩子的背部、腹部、腕部、颜面部、手脚等部位,促进触觉的健康发展。
用莲蓬头喷射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也可以让孩子浸泡在浴池中,或在池子里学习游泳。
将泥土或沙土放在大盆子里,让孩子用泥土捏泥球、捏小动物、小房子等各种东西。
用触觉刷刷孩子的手臂、双腿、前胸、后背、手心、足部等部位皮肤,来进行触觉的强化。
用梳子刺激孩子的头皮,首先从右至左往后梳25下;再从左至右往后梳25下;再用同样的方法从前往后、从后向前各梳25下,一次总共梳100下。
用带突起小刺的触觉球在孩子身上进行滚动、摩擦、轻压,主要刺激孩子的后背、脚心、手心、腋下、脖子。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