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氏族联盟时代帝挚青阳氏政权的十七任帝

 庶民临风 2019-02-14
    姜匡二,又名鸷,中国氏族联盟时代帝挚青阳氏政权的十七任帝,其祖父是帝挚青阳氏政权的十四任帝姜美,其父是十六任帝姜斯遂,十五任帝姜斯绩则是其伯父。姜斯遂未即位前,被封于沁阳,为了扩张势力,他亲自拜访临近部落娵訾氏的大酋长,并娶娵訾氏女子常仪为妻。但是,常仪与其成亲后,依然居住在清化。

    斯绩十年(壬子,公元前2409年),常仪为斯遂生下长子鸷,又称匡二。此子长大成人后,被他封在清化(今河南焦作市博爱县城东)。

  斯遂三十四年(壬辰,公元前2369年),帝挚青阳氏政权十六任帝姜斯遂去世,遗命传位长子鸷。此时,帝鸷还有三个异母的兄弟:其二弟弃(后稷),被封在了邰邑(今陕西咸阳市武功县西南),赐姓为姬,是为邰侯;三弟名契,被封在商邑(今河南商丘市南),赐姓为子,是为商侯;四弟名尧,被封在唐邑(今河北保定市唐县西北),仍为姜姓,是为唐侯。当时,其父帝斯遂在位时,三位兄弟都没去自己的封国,而是留在朝中辅政。三位弟弟的才能,都远远超过了帝鸷,这便使帝鸷感到不安。为了防止他们干预朝政,即位后不久,帝鸷便颁发一道强制性命令,限所有在先帝朝受封的侯爵,十日内必须回自己的封地去;拒不执行者,则收回封地削去封爵。就这样,他的三个弟弟乖乖地离开都城,带着家人回到封国。看到弟弟们离开后,帝鸷便把自己的亲朋好友拉入朝中为官,并帮他打理朝政;他自己则终日呆在深宫与妃子们享乐,很少过问朝中大事。于是,那些大臣便借机利用手中的权力欺上瞒下、胡作非为,而帝鸷对此不闻不问,致使各地百姓都怨声载道。史书记载,由于帝鸷的无德而触怒了上天,天帝便降下种种灾难惩治人间。先是连年大旱,致使一些地方颗粒无收,接着又发生了虫灾、水灾,使得灾民被迫背井离乡到外地去逃荒,而许多人便饿死在逃荒路上。面对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所带来的苦难,视若无睹的帝鸷,依旧痴迷于宫中的享乐。此时,居住在冀地的唐侯姜尧,积极领导当地百姓抗灾自救,他们拦河筑坝、引水浇田,战胜了旱灾。由于唐国的百姓没一人饿死,更没一个外出逃荒,于是各地灾民纷纷投奔唐侯。唐尧为了收买人心,遂将自家的积蓄都拿出来救助灾民,因此赢得了百姓的赞扬。

  帝鸷十二年(甲辰,公元前2357年),唐尧联合全国各大氏族联盟集团的大酋长向帝鸷发难,并逼迫其退位。帝鸷虽不甘心退位,但面对强大的氏族联盟阵营和年富力强咄咄逼人的弟弟,自知无力抗争的他,不得不走下天子宝座,将帝位禅让给唐尧。好在唐尧念在兄弟情分,并没为难他,仍将他封在莘邑(今山东聊城市莘县),是为莘侯。唐尧即位后,改国号为唐,建立了帝尧陶唐氏政权。

    帝尧六年(己酉,公元前2352年),姜匡二病死于莘邑宫中,终年五十八岁,其遗体葬于阳谷(今山东聊城市阳谷县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