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伏羲女娲政权的十二任帝

 庶民临风 2019-02-14
新印,女,风姓,号大庭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第十二任帝,为大伏羲氏族大庭氏执政首任帝。大庭氏一族原是大伏羲氏一个分支,其先祖兴起太行山,经过数百年发展,其族群逐渐强大,形成一个有实力的部落。其部落在头人带领下走出太行山,在黄河以北吕梁山以南,兴建了一个较大的村镇,并建立本部落活动中心,结束游猎生活,从而定居下来。因领导开发新村镇的首领名叫大庭,其族人便把新村命名‘大庭’,此后又改称‘大庭氏’。

  羲暤三十九年(丙申,公元前7405年),出生在大庭(今山西运城芮城县大王镇)的新印,自小就精明能干,不到20岁就成为部落里的姣姣者。她不仅头脑灵活,还武力过人,赤手空拳敢与虎豹搏斗,因此深受族人敬仰。大庭氏部落大酋长去世后,她被推选为新一任酋长。伏羲女娲政权的十二任帝---新印上任后,她根据每人身体素质来安排适当工作,种田的、狩猎的、纺织的、制陶的,各有分工。就这样,新印领着族人经过20余年奋斗,使大庭氏一跃成为大伏羲氏族最为强大的部落,受到各部落敬仰。此时,大伏羲氏族十一任帝印枪已老,其政务管理混乱,引起一些部落首领不满。于是有人建议,改革帝位世袭制,由各部落民主选举下一任帝位继承人。印枪虽然年老,思想还是比较开明,同意这个建议。经过协商,确定以大庭氏首领新印为帝位继承人。

  印枪四十二年(庚辰,公元前7361年),伏羲女娲政权第十一任帝印枪去世,新印即位,仍立都临潼(今陕西西安临潼区)。

  新印二十六年(丙午,公元前7335年),71岁的新印卒,其遗体葬在大庭西南(今山西运城芮城县大王镇南),墓地不详。

  考古发现:大王镇位于芮城县中部,北倚中条山,南临黄河,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生态环境十分优越。位于最北端的百梯山景区风光旖旎、山势奇特,两千六百多年的古银杏树、一千三百余年的白皮松等众多自然景观,是集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天然生态风景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