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我们在之前的一些文章中所聊的道德经,是教会我们顺其自然。那么在这一章中,我们需要聊到的就是道德经的智慧,对于我们人生来说,就是一个信念的一个树立。 比如说,很多人在人生中,有的人活得浑浑噩噩,有的人活的是比较通透。有的人在生活中总是太过于看重金钱,看重物质,这样真的是对的吗? 老子在第44章知足不辱,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民以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足不殆,可以长久。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名誉和身体相比,哪一个更加值得珍惜呢?身体和财产哪个更加重要?得到名利和丧失生命,哪一个更有害处呢?过分的珍惜一定会造成一个大量的耗费。丰厚的得到会造成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害。 这个就是说的,我们人生应该怎么样活着的一个问题,对于老子来说,人最高的追求是健康长寿,而不是对于名利权势的一些疯狂占有。当你过多的追求这些物质,追求财富的时候,一定会消耗大量的精力。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过分消耗精力,对于生命来说是百害而无一益的。 所以追求物质财富,本身是没有一个问题的,但是要知道限度。错就错在很多人不知足,不知道满足,才会造成更多的一个祸害,所以说知足常乐,才是一个根本。 我们在人生中也应该尊重和珍惜自己的生命,对于名利和财富,懂得知足,淡然处之。当你无限制的去追求的时候,一定会造成其它事物和经历的一个损耗。老子提倡的重申规矩的观点,并不是说贪生怕死,而是建立在尊重和珍惜自己的生命与自尊上面。 比如说,就像老子所说的这一句:甚爱必大费,后藏必多亡。过度的贪慕虚名的时候,就会耗费大量的精力,付出很大的一个代价。比如说,很多人为了追求名利,就利用一些不法的手段去得到这些东西,或许你从短暂的时间内得到了这些东西,但是从你的人生长久来看,你得到的和失去的一定是成正比的。其实到头来算一下,也只不过是得不偿失的东西。 那么下面这一句就更是精华了,故知足不辱,知足不殆。这便是物极必反的道理,很多事情都有自己一个发展的限度,当你超过这个限度的时候,就会往对立面转化,这个也就是物极必反的一个道理。 其实很多人在生活中总是在争,害怕丢面子,争很多东西,争荣誉,争地位,争财富。为了比别人强,不惜利用各种见不得人的手段,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他损耗的就是精力,丢下的是他自己的一个人格。 换来的只是一个自己的虚荣心和对于自我欲望的一种满足,不懂得把握一个度,损耗的是太多的东西,其实是得不偿失的一个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