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香君:青楼皆为义气妓,英雄尽是屠狗辈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2-14

李香君:青楼皆为义气妓,英雄尽是屠狗辈

李树桃花艳秦淮,香风青楼满面来。

君臣不及一商女,朝宗公子扇撕开。

青楼皆为义气妓,英雄尽是屠狗辈。李香君的故事,总会让人莫名的豪气顿生。

歌罢杨柳楼心月,舞低桃花扇底风。

李香君,一个诗书琴画歌舞样样精通的名妓,纤纤指缝间流淌的丝竹,已足以让秦淮河泛滥,曾涂鸦“寒江晓泛图”,并题诗曰:

瑟瑟西风净远天,江山如画镜中悬。

不知何处烟波叟,日出呼儿泛钓船。

一时名噪京城,这样一位美若幽兰,而才情又在美貌之上的女子,在豆蔻年华,对侯方域一见钟情。

李香君:青楼皆为义气妓,英雄尽是屠狗辈

本是才子佳人的桥段,却发生在错误的时代。

侯方域本为复社一介书生,慕香君之名前来拜会。

但出入风月场所免不了大把的消费,这岂是小侯所能承受,于是乎反面人物阮大铖便粉墨登场。

话说这阮大铖本是明末了不起的戏曲家和文学家,但是却为魏忠贤服务,后又追随伪明政权,自然为人所不齿。

阮大铖为挽回声誉,便想和复社中的未来之星侯方域搞好关系,于是便暗中资助侯方域。

对于阮大铖的炮衣炮弹,小侯本来还推推就就,可架不住消费账单的压力,也只能拿卡消费了。

李香君听说之后,直接对侯方域一顿大骂,并自掏腰包,让小侯还给了阮大铖。

老叫兽:复社伪君子。

小石君:女中真豪杰。

阮胡子在当时也算是响当当的腕了,那受过这种气,自然就不肯放过侯方域和李香君了。

无奈之下,侯方域只能南下投奔史可法。而李香君也洗尽铅华,闭门谢客,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苦苦等候侯方域的归来。

与侯方域分手之后,世界突然变成了一个不断旋转的万花筒。

李自成浩浩荡荡的杀进北京城,逼得崇祯皇帝煤山上吊;

吴三桂一怒为红颜,引得清兵入关,

故国神州,也只剩的残破半壁。

而李香君依然在坚守对爱情的承诺。

李香君:青楼皆为义气妓,英雄尽是屠狗辈

在南明弘光朝,淮扬巡抚田仰在阮大铖的怂恿下向李香君求亲。

香君不从,最后干脆一头撞在栏杆上,血溅在侯方域送她的扇子上,终于将娶亲之人吓了回去。

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就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

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争御富平车。

青溪尽种辛荑树,不及春风桃李花。

一曲《桃花扇》道尽凄凉。

而李香君自此也流落江湖。

时光荏苒,异族的皇帝终于坐上了龙椅,年号也变成了顺治,百废待兴,为缓解满汉矛盾,顺治帝要将天下才子都揽入旗下。

三十三岁的侯方域终是忍不住了,踏上了应仕之路。

不知候公子是抱着怎样的心态走进了考场。

对着山河飘零,想来痛感也是有的,采薇首阳的念头也不是没动过。

只是久而久之,鸡栖于埘,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老百姓的日子如流水,虽然颠簸一下,依然还是晃晃悠悠的流淌。

在乡试中,侯方域煌煌然五篇大作,为清廷出谋划策,倒也是不余遗力,只可惜,如此的煞费苦心,也只混了个末流小吏。

如同一个良家妇女,狠狠心将自己卖了,也只卖了个白菜价,后悔却也晚了。

“我今朱颜丑,何以归故乡?”

第二年侯方域出了本《壮悔堂文集》以示悔过,只是这个悔过由成败而定,和失节无关,更和香君无关。

老叫兽:千里马常有。

小石君:后悔药不常有。

至于香君,

有人说出家做了尼姑,有人说和卞玉京为伴度日。

总而言之,语焉不详,下落不明。

可不管怎样,想来也不过是活着罢了。

在奔波的日子里,不悲不喜的缝补着自己的生活,

也许在某天会记起秦淮河畔的旧日时光,可终究没躲过岁月无情的作弄和蹉跎。

香君的灿烂在于固执的坚守。

至于坚守的是爱情,还是气节已不那么重要,

因为那个不肯苟且的她,姿态已足够的优美。

小贴士

李香君,(1624—1653),又名李香,号“香扇坠”,原姓吴,江苏苏州人。她与董小宛、陈圆圆、柳如是等被称为“秦淮八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