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唐·国保)

 安东老王 2019-02-14
运城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年代:唐大和五年(831年);建筑类型:木构大殿;保护级别:2001五批国保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部分图文原作者: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广仁王庙,俗称“五龙庙”,是供奉龙泉之神“广仁王”的庙宇。位于中国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城北4公里龙泉村北侧,毗邻永乐宫现址,是中国现存四座唐代木构建筑之一。2001年6月25日,广仁王庙作为唐代古建筑被列入第五批国保名单(注:老王疑此殿维修失据,故迟至第四批入选国保名录)。
        广仁王庙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东西宽47米,南北长96米,占地面积4560平方米。正殿始建于唐大和五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道庙建筑。一说庙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正殿为唐太和五年(833年)遗构。或据碑记,以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为广仁王庙初筑之年。殿前乐楼为清代重建。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广仁庙所在的位置,在古魏城城垣遗址内,坐落在中龙泉村北的高阜之上。此庙建筑群不大,为一座四合院形的庙堂建筑,它与永乐宫、古魏城、五龙泉、万仙泉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文物群。 庙后条山葱翠,古堞峥嵘;庙前泉涌成溪,林木苍郁。此庙因五龙泉水从庙基前涌出之故,当地人俗称其为“五龙庙”。

  五龙庙由正殿、戏台、厢房组成,四周有围墙,东南角辟有小门。正殿坐北向南,为唐大和五年(831)建造,五开间四架椽进深三间,平面呈长方形,单檐歇山顶,柱头斗拱为五铺双抄偷心造,各种斗欹部的幽度极深,拱瓣棱角显明,内部搁架铺作斗拱硕大,叉手长壮,侏儒柱细短,构成极平缓的厦坡,只有五台山南禅寺可相比拟。殿内无柱,梁架全部露明。整个建筑结构简练,古朴雄浑,显示了唐代建筑风格。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广仁庙戏楼 
  
  与正殿相对的是坐南向北的戏楼,属清代建筑,与正殿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座完整的四合院形的庙堂建筑。 在五龙庙正殿墙上 ,嵌有唐碑两通。一为《广仁王龙泉记》,唐宪宗元和三年(808)所立,河东裴少微书,字体雄浑劲秀,详细地记载了县令于公凿引龙泉之水灌溉农田的事迹。文中引征西门豹引漳水治邺史事,以显于公治芮之功;另一碑为《龙泉记》,唐文宗大和六年(832)所立,记载了扩建修葺五龙庙始末。这两通碑对研究我国唐中叶水利发展史有一定的价值。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清代重修今又维修的戏楼。戏楼面阔三间,明间较宽,这与它的功能相适应。两侧八字墙。
 

正殿详说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庙坐北朝南,规模较小,由戏台、厢房和正殿组成。正殿殿身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平面呈方形,台基高1.2米,殿前无月台,正面明间辟板门,两次间为破子棂窗,两稍间偏小。殿周檐柱16根,全部砌入墙内。柱上仅施阑额,无普拍枋,转角处阑额不出头。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主殿在历代均有修葺,但不失唐代风貌。
  据记载,这座庙1958年曾经大修,原打算恢复唐朝的原貌,但由于当时对唐代建筑的风格、结构、周围环境及其布局,都没有认真加以研究,以及财力欠缺等多方原因,在修护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比如正脊的花纹无所依据,鸱尾的式样不太对头(与南禅寺相较,见安东老王所拍摄的下图,可知其差别),台基和檐墙也采用了新式条砖。结果不但没有回到唐朝,也没有能够保留下大修之前的样子,成了一座经过改造的古建筑,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老斗栱加新墙体。整体来说,该建筑结构简练、古朴素雅,虽经历代重修有些失真,但斗和梁架仍然保存了唐代木构建筑的鲜明特点。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斗拱、梁架等属唐代原装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上图:檐下仅施柱头斗栱,五铺作出双抄偷心造,斗幽较深,无补间铺作。(制图:爱塔传奇;下图示同)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上图:殿内无柱,梁架为彻上露明造,四椽栿通达前后檐外,伸出部分制成二跳华栱。栿上设驼峰、大斗承平梁,平梁上设侏儒柱和叉手,两端施托脚,梁栿为“月梁式”。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无补间斗栱。柱头铺作为双抄五铺作偷心造,令栱上有修长替木,做法和平顺龙门寺西配殿几无二致,只是广仁王庙多出一跳。无普柏枋,这是认定这一唐构的先决条件。阑额因为拍摄时仰视的缘故被遮住。  泥道栱上柱头枋,柱头枋上再施慢栱,慢栱上施压槽枋。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殿内无柱。平槫下梁串侧面纪录下重修年代。明间写下了1958年11月19日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芮城县人民委员会重修广仁王庙纪念。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上图: 歇山顶转角内部。双抄偷心,挑干皆置于四椽栿上。下图: 四椽栿,栿背上施驼峰,上设大斗承接平梁头,横向出栱以承平椽。这一结构是唐、五代建筑所普遍采用的方式。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殿内梁架结构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 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 。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次间随梁串题字:大清乾隆十年岁次三月初六日重修广仁王庙大吉。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斗栱内转,斗口跳。上承四椽栿、托脚。柱头卷杀明显。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柱头铺作内转。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脊槫、平槫下两缝间以捧节令栱对接,令栱上有替木。无襻间、随梁串。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捧节令栱。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驼峰,丁栿从驼峰中心伸出。驼峰承托平梁,也是唐构的特征。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斗口跳。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门板,仅见一扇,是否唐代遗物?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转角铺作。撩檐槫、替木出头,阑额不出头。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单层圆椽,无飞椽。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直棂窗


 戏台详说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明清之后,建筑崇尚奢靡的装饰,木雕盛行,图为戏楼枋下挂板花卉。枋心镂空刻花。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檐柱头不再卷杀,两侧挂回纹挂落。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角柱柱头坐斗亦刻出凹槽。大梁出头。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两椽栿,上立驼峰,两面刻花,驼峰上立蜀柱承襻间,襻间上施大斗承脊槫,有丁华抹亥栱。叉手直接支撑于脊槫上,这都是晚期木构的特征。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驼峰。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枋间云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