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近东,一位被称之为“商界传奇”的人物,他用了近29年,把曾是一个200平米的苏宁,做成了现在的世界500强。在这20多年的创业路上,张近东一直本着低调的原则,却在2017年全年总营收高达4129.51亿元,成为仅次于华为的民营三甲之一。 张近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是保守的,我们讲稳健实际上就是要饱受的管理和经营,但保守不等于落后,就像一个巨人的脚步,不迈则已,但是迈出去就是震动山河的效果。然而最近苏宁的动作,完美的诠释了张近东所说的“巨人的脚步”。 这一步就是迈向新零售,目前苏宁设计五大行业,即互联网、零售、地产、物流以及体育,零售是张近东创立苏宁以来的老本行,地产是趋势、物流是基于零售的拓展业务、体育即是兴趣也是零售行业的一个扩展、而互联网则是21世纪的大势。从这五大行业来看,张近东都是一个在“保守”的基础上,跟上时代的人。而新零售则是21世纪10年代零售行业的变革,同时也是像苏宁这种综合性企业必将要走的一条大路。 ![]() 张近东迈向新零售的开始,是苏宁的第三次转型。苏宁的第一次转型是在2000年开始的向全国连锁转型,第二次转型是2010年开始的线上运营转型,而第三次转型则是布局新零售。前面提到,张近东称:要迈出震动山河的效果。那么迈向新零售有多震动山河?先来看一组数据,苏宁迈向新零售的开端是开设“苏宁小店”,从2017年开始至今,苏宁小店在这短短不到两年时间里,开店数量超过4000家,其拥有686万平米仓储面积、物流网络覆盖全国352个地级市、2908个区县城市。 如果这不算震动山河的话,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应该算了,2019年2月12日,张近东宣布苏宁易购正式收购万达百货以及旗下37家门店,这次收购耗资近80亿。从企业角度来看,此次收购苏宁一点都不亏,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万达百货这37家门店大多位于一二线城市的CBD或市中心区域,且会员数量超过400万人,其消费潜力巨大,同时为苏宁布局新零售,题上“画龙点睛”之笔。 ![]() 乍一看,很多网友觉得这并没有什么,万达之前一直在“甩包袱”,这次甩掉万达百货也毫不奇怪。至于苏宁收购万达百货,只不过是恰巧罢了,恰巧苏宁要加大布局新零售,恰巧王健林要甩掉万达百货这个“包袱”而已。其实这只是表面,苏宁的心思或者张近东的野心不仅于此。 早在2015年,当时的苏宁还没有现在这样壮大,彼时苏宁集团与阿里巴巴展开战列合作关系。在2015年,苏宁易购的境外子公司,耗资21.46亿美元收购了阿里巴巴新增发的2632万股票。但是从2017年12年开始,苏宁陆陆续续开始售出阿里股份,到2018年12月底,苏宁把当时收购阿里的2632万新股全部卖出,并且净赚141亿元。不过当时收购这2632万新股耗资21.46亿美元,按照现在的汇率折合人民币约145亿元,相比之下苏宁似乎亏了4亿。 ![]() 表面上看,张近东出售所有阿里股票是为了止损,其实不然。正所谓商界中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阿里巴巴早在2017年就开始大张旗鼓的在鼓捣新零售,比如我们熟知的“盒马鲜生”,而苏宁也正是从2017年开始运作“苏宁小店”,进入新零售行业。那么苏宁与阿里之间的关系,也从合作伙伴变成了竞争对手。 苏宁这位对手布局新零售的速度,让阿里都为之愕然,不到两年布局了4000家“苏宁小店”,与阿里旗下的盒马鲜生已经不分伯仲。此外,线下实体店还有苏宁汽车超市、苏宁广场、苏宁易购生活广场、苏宁易购云店、苏鲜生、苏宁红孩子、苏宁极物,欧尚、大润发、卜蜂莲花合作店等新零售业态。在加上此次用80亿收购万达百货,苏宁在新零售行业耗资千亿,逐渐布下了“新零售帝国”的大局。 ![]() 此时,张近东的野心也暴露出来了,从目前苏宁旗下的新零售企业来看,他将成为阿里新零售强有力的对手。正如张近东所说:不迈则已,迈出去就是震动山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