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妄想去复制别人的成功

 江山携手 2019-02-14

    成功学在当今属于“显学”,因为这是一个热衷于自我实现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所以,书店里的那些教导人们如何成功的“编著”的作品得以畅销。这些书信誓旦旦地告诉人们如何“励志”,如何“开发潜能”,如何“打通人脉”,如何“成为亿万富翁”,如何“成为金牌推销员”,如何“成为职业经理人”……

    但可惜的是,很多年过去了,除了那些成功导师和书商们赚得盆满钵满外,除了极少数精英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外,大部分人还是默默无闻,“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不能说没变化,只是变化不大,增长最快的是年龄,增添最多的是白发。

    其实,只要稍稍放下功利与浮躁之心,静静地想一想便会明白:成功不是一个可以无限次复制的程序,不是“前有车后有辙”的亦步亦趋。每个人从一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个体,要面临与所有人都不相同的条件与境遇。前人的经验当然可以借鉴,但这种借鉴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道理,化不成活生生的现实,因此绝对不可能成为包治百病的良方,自己的路还得自己一步一步地走。

    2月7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方奕晗写了一篇文章,叫《书里的成功之道我能信多少》。里面提到“世界第一成功导师、世界第一潜能开发大师”安东尼·罗宾的“必定成功公式”:

    第一,明确目标,决定你所要追求的是什么;

    第二,详细计划;

    第三,立刻行动;

    第四,如果行动方向有偏则进行修正,以能达到目标为准;

    第五,坚持到底。

    从理论上来讲,这个公式滴水不漏,按照这些无比正确的道理行事,也必定成功,如果不成功,只能说明你的行为有偏差。

    但是,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又有多少人能够单纯地按照这所谓的“成功之道”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地遵照执行?因为每个人都会面临独特的千变万化的生活实际,而这,比这条书面上的公式要复杂得多。

    即使这些大师们真的是从无数成功人士的经历中总结出的这些“成功秘诀”,但他们绝对无法给受培训的人士设定实验室般的人生轨迹和条件,也不可能全方位地跟踪被培训的学员的全过程,充其量,只是通过短期的培训“鼓励”人突破自己,找到自信而已。

    虽然“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毕竟只是“一半”而已,不是全部。

    牛顿只有一个,爱因斯坦只有一个,比尔·盖茨只有一个,乔布斯只有一个……后人想复制他们的成功真的无异于痴人说梦,主观条件不同,客观环境也迥异,所有成功人士都是“空前绝后”的独苗苗,既不开花,也不结果。

    成功有两种,一种叫绝对成功。“一个社会结构中,成功人士不过1%,而且离不开长期实干和机遇。若成功一学就会,且成王败寇,成功人士光荣,非成功人士可耻,那么,社会中99%的人还怎么活下去”?

    因此,理性的人还是要选择相对成功: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能力,定好位,找到一件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全力以赴地把它做到极致,不过分与那些“1%”们相比,而是在做的过程中享受人生的乐趣,彰显自己的价值。

    诚如此,则每个人都是成功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