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季哮喘患者应加强运动,积极治疗感冒

 长春小中医 2019-02-15
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临床缓解期系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

本病在春季多见,大多数患者在12岁前发病或有家族史,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以及心力衰竭等,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为此,笔者根据临床工作所见,归纳并整理出以下支气管哮喘的预防与保健方法,以供参考。

缓解期综合保健

1.积极治疗感冒:

内源性哮喘诱因以感染(细菌、病毒感染)多见。感染反复发作不但可导致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而且可诱发支气管哮喘,或使已经发作的支气管哮喘症状难以缓解,或导致哮喘持续状态。为此,支气管哮喘患者一旦出现早期感冒症状(如流清涕、咽痒等),即应立即到医院进行综合治疗(如抗菌、抗病毒、抗过敏以及止咳化痰等),以把感冒“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感冒诱发支气管哮喘,加重心肺负担。

2.加强体育运动:

加强体育运动除有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的作用外,还有增强机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性和对剧烈运动的耐受力的作用,从而避免发生运动性哮喘。因此,支气管哮喘患者尤其是运动性哮喘患者,应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运动量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运动量,使机体渐渐适应体育运动(包括其他体力活动和劳动),以避免运动性支气管哮喘发作。

3.药物预防发作:

病情缓解期,患者可在医师的指导下口服免疫增强剂如左旋咪唑片,以增强体质和预防感冒;或吸入色甘酸钠粉末,或口服噻呱酮片,以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或请中医师根据辨证,选用玉屏风散(肺虚型)、六君子汤(脾虚型)、金匮肾气丸(肾阳虚型)和七味都气丸(肾阴虚型)等中药方剂,以巩固疗效,防止支气管哮喘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