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内外力作用,对河流地貌的影响)

 昵称32937624 2019-02-15

知识点

(1)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2)不同的流速下,河流冲积物的特点

(3)地球内、外力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例题

今天讲解2018年新课标 I 卷的高考题,共3个选择题,考察地球的内、外力作用对河流地貌的影响。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内外力作用,对河流地貌的影响)

1、A

(1)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河流侵蚀基岩(同时沉积)、地壳抬升(河流侵蚀基准面相对下降)产生阶地、河流继续向下侵蚀、地壳抬升产生阶地、河流继续下蚀······

(2)判断阶地的新老:河流阶地形成后,会被间歇性的抬升。因此越老的阶地,一般所处的位置越高。因此图中由高到低(由老到新)依次为T3、T2、T1、T0。

(3)观察洪水期的状态。如题所述,洪水期仅能淹没T0,表明只有T0阶地还在接受河流沉积。

2、A

(1)河流流速与沉积物的粒径:河流流速越快,搬运能力越强,能搬运较大颗粒的砾石,在河流流速减慢时沉积下来。因此河流流速越快,沉积时的砾石粒径越大。

(2)依据粒径,判断流速。如图所述,粒径T3>T0>T2>T1,则四个时期河流流速由大到小也依次为:T3>T0>T2>T1。

3、D

(1)地壳的持续抬升,会导致河流一直向下侵蚀,产生很深的弯弯曲曲的“蛇曲”,横剖面是V型。

(2)地壳的间歇性抬升,会导致河流间歇性的向下侵蚀和沉积,因此形成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似的“河流阶地”。

(3)地壳的持续下降、间歇性下降,都会导致河流的侵蚀减弱,沉积作用加强,河流不断地淤积。


总结

(1)动态、系统地分析地貌过程

高中地理必修一,主要讲的是自然地理,是整个高中地理最难的一部分。但自然地理有其独特的优势:系统性,因此在分析每一个问题时,需要多方面考虑。

例如分析河流地貌,不仅要分析河流的侵蚀,还要考虑同时存在地地壳运动。例如分析南美洲秘鲁的气候,不仅要考虑海洋上的寒流,也要考虑地形的影响。

(2)选择题,一定注意看清选项

比如第2题,T3时期在选项A中,而我们有时候马虎了,会直接定性思维的以为A、B、C分别是T1、T2、T3,从而直接不看选项,选了C,导致很不必要的失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