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曼智慧:迷信与科学

 空谷天籁 2019-02-15

叶曼女士:


我的婆婆是个观念思想守旧且相当迷信的人,当我的小孩产下第十六天时,她说,必须给小孩剃头刮眉,如此才会聪明勤快。孩子四个月大时,她又说要为小孩收口水,不然日后会口水流不停。孩子身体不舒服时,她说得抱去给“先生妈”(邵族的女祭师)看才会好。每当孩子夜哭、不乖或跌倒,她就要人去给孩子收惊,弄“符仔”佩戴在小孩的衣服上,烧“符仔”掺在开水里给孩子喝。而我是不相信这一切的,我不肯依她的话去做,令她甚为不悦。我认为头发能保护头脑,不该剃掉;小孩子流口水表示要长牙了;生了病就该给小儿科医生看;夜哭自然会好的;跌倒让医生敷药就好了;小孩子总会有不乖闹情绪的时候;受惊也自然会消失的,但是我们无法改变婆婆的想法。


您相信那些依“古早例”所流传下来的习惯吗?现今是否仍应依那些“例”去行事呢?有意义吗?


莫奈上



莫奈女士:


“古早例”,在北方,我们称之为“妈妈律”,有些是迷信,有些是经验;现代的医学常识,有些是实验的结果,有些是科学的迷信。


我们都被剃过胎毛,因为依照古老说法是长大后头发可以厚密,不致稀疏软疲而无弹性,就像男人的胡须,刮多了会变硬变多,这是经验,是否有科学根据,我就不知道了。


我们也都被收过惊。我记得我小时发烧,听到母亲拿着饭勺自大门起,敲着门框,喊着我的乳名,高声叫着“跟妈妈回来”,一直敲到我的卧室,然后亲吻着我的面孔说“乖乖回来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安全甜蜜感,至少我知道我是在自己家中。是否以后真的由此痊愈,却记不得了。


我却从不曾为我的孩子们剃过胎毛,因为我不会用剃刀,倒是常常自己为他们剪头发,因为我怕理发店不干净。


我也不曾为孩子收过惊,但是也从不把孩子交给医生去诊治、打针,台湾医生太好用抗生素了,其危险甚于“符仔”和香灰。


当我生了第一个孩子时,既无父母在侧,只好完全依照现代育婴医书行事。譬如哺乳,每三小时哺一次,如此可以养成婴儿的定食时间。哪知孩子一醒,饿了就哭,我硬着心肠看着时钟不喂她。好不容易熬到了时间,她已哭得声嘶力竭,吃了几口,就睡着了,无论如何逗引,她也不肯醒来。然后不到时候,又饿醒,又哭,又等钟点……如此循环不已。她哭,我也哭;她声嘶力竭,我精疲力竭。因为医学书上是如此说的,我不能依照古老的妈妈律——“孩子一饿就喂奶”。


最近报载世界医学会开始注意落后地区巫医的医疗术,因为不但草药真能治病,而且病人心理上的病和生理上的病,同样值得重视。什么是迷信?什么是科学?我们还很难为之下定义,至少我知道迷信科学也是迷信。


叶曼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