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初我为什么给这种石头起名“海洋玉髓”?

 来来永胜 2019-02-15

刚闭幕的2018中国昆明国际石博览会给我带来许多惊喜。惊喜之一是“康乐杯·全国画面石专题展”规模空前且成交踊跃。开幕式当天就已成交近百万,至展会结束时不完全统计,打磨类画面石成交量已突破300万元!

机缘巧合的是,我与这次画面石展的“大管家”——贺兵,恰巧住在一个房间。得以从贺兵这个“新朋友”口中,了解画面石这个“新朋友”。


与其说画面石是“新石种”,不如说是有图案、画面类玉石的“新提升”。这其中既有传统观念是“高档建筑石材”的大理石,也有“国玉”代表黄龙玉,还有“老朋友”海洋玉髓。


海洋玉髓精品——“降龙尊者”以188万成交的消息,可谓在昆明石博会上最大的惊喜:并非是其价格最高,去年就有海洋玉髓精品“山人遗墨”以350万成交——而是短短六七年时间内,这个曾经连名字都没有的“草花玛瑙”、“马料”,经过各界共同努力终于得到广泛认可。


降龙尊者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鲁迅先生的这句名言,成为对海洋玉髓从诞生、命名到成长、发展的最好解释。


今人看到的只是海洋玉髓的美丽、高价格成交,却往往忽视了探路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艰辛。


谁是海洋玉髓的“播火者”?


2011年秋,我正在北京兴伟石博园办公室写稿,接到了一个来自内蒙赤峰的邀约电话,去看一种来自马达加斯加的“草花玛瑙”、“马料”——这就是艺根金与海洋玉髓结缘的开始。


电话邀请人就是徐惠恩——赤峰知名企业家兼收藏家。这个鲁迅美院毕业,以建筑装饰起家的实业家,早在多年前就涉足了“四大国石”之一巴林石的收藏。


赤峰是巴林石的故乡,徐惠恩的龙蒲惠雅·巴林石会馆内,不乏巴林石的稀世之珍。然而,真正让徐惠恩魂牵梦萦的却是“海洋玉髓”。


因为对艺术的偏爱和执着,徐惠恩仅凭“一眼之缘”,就开始斥巨资收购海洋玉髓,至今已累计过亿元。


在徐惠恩的办公室里,我第一次看到打磨过泡在纯净水里的草花玛瑙。我们从主流赏石圈“天然去雕饰”主张谈到和田玉翡翠,从玛瑙分级聊到“小鸡出壳”及“岁月沧桑”,从古典美学聊到现代审美。


从小说名著聊到当下正在热映的《泰坦尼克号》电影;从影片中气势磅礴的海景、主角的浪漫爱情,还有那颗象征着Jack与Rose刻骨铭心爱情的“海洋之心”。


来自遥远且被海洋环抱的马达加斯加,自古属于“佛教七宝”的玛瑙,再加上鲜艳深蓝的稀世之钻——海洋之心,几个关键词在我的脑海中无数次组合排列后,“海洋玉髓”四个字脱口而出。


名字虽然有了,但市场反应、专家评价如何,我们心里都没有底。于是我陪同徐惠恩拜访了多位业界专家领导,并获得部分题字。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联合会会长、武警部队原副司令员刘红军中将题写“海洋玉髓集萃”;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在看到海洋玉髓时,反复把玩赞不绝口;中国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闫振堂,同样非常欣赏海洋玉髓,并欣然挥毫泼墨“海洋玉髓,神韵天成”;彼时年近九十的奇石界泰斗侯康乙先生,在赏玩海洋玉髓后奋笔疾书“海洋玉髓,稀世奇珍”八个大字。

有了专家领导的肯定,海洋玉髓又走上“公益慈善的舞台”。


2011年11月,“水墨丹青绘大爱”公益活动在京举行,徐惠恩受邀专程赴京参会。当看到“红丝带在行动”画册中一双双渴望健康、上学的儿童眼睛时,他决定捐赠六块总价值近百万元的“海洋玉髓”。


11月29日下午2:30,北京万达铂尔曼大饭店五楼多功能厅,“水墨丹青绘大爱——2011世界艾滋病日红丝带慈善竞买活动”正式开始。


  首次在北京“闪亮登场”的海洋玉髓,从预展开始就赢得了众多竞买者的追捧。最终,体量70X80X33mm题名为“孕育”的海洋玉髓以10万元成交,体量95X75X30mm题名为“长天秋色”的海洋玉髓以15万元成交,体量95X80X30mm,题名为“松雪”的海洋玉髓以17.4万元成交。



  慈善拍卖会后,全国政协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接见了为红丝带事业做出贡献的徐惠恩及其他企业家代表,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正因为海洋玉髓的独特魅力,其收藏投资价值在市场上也日趋显现。2012年初,一位倾心翡翠玉石收藏的山西企业家,对海洋玉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经周折联系到徐惠恩。在欣赏徐惠恩的藏品时,一眼就看中了一块名为“翔龙”的海洋玉髓,最终以168万元成交。


2012年7月7日上午,主题为“海洋玉髓收藏投资价值”的“骏德·财智大讲堂”,在北京大学正大国际中心顺利召开。


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技术总监王时麒,著名书画家、赏石家张原,中国地质科学院高级工程师、北京珠宝艺石协会副会长季荣伦,北京珠宝艺石协会秘书长、五寰珠宝商城总经理刘元生,国土资源部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丽霞等珠宝玉石界权威专家,围绕海洋玉髓的美学价值、艺术内涵、物理化学属性、投资收藏价值等展开了充分认真的研讨。


随后,由《宝藏》杂志策划主办、龙浦惠雅支持的“海洋玉髓万里行”活动,从赤峰出发首站到辽宁十家子,然后从沈阳乘机到广东海洋玉髓货船靠港所在地市,从广州到福州福清再到北京,五六个人的采访调研团,历时半个多月的行程,龙浦惠雅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为了海洋玉髓这个“梦中情人”的知名度,徐惠恩除了投资出刊收藏类杂志《环球市场信息导报》,还与新华社《收藏投资导刊》、《中华奇石》、《中国商人》等杂志签约宣传推广。


在徐惠恩看似“只手擎天”的努力下,海洋玉髓的圈子在一点点扩大,从赤峰到东北再到全国各地;海洋玉髓的原石价格也一路走高:从2010年4月份的30块钱一公斤,跳涨到现在的数百元一公斤,并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当海洋玉髓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时,徐惠恩却慢慢成为了“隐者”。或许,在他唯美求上的性格中,静静地看着海洋玉髓步步走高,本就是一种乐趣。


文/王开峰 

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  

《中国民商》杂志收藏事业部总监

北京微蓝时代品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CE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