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发期大多在冬春季,因为冬春季天气寒冷,人容易得感冒,从而引发流感。流感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一定规律性,一般3—5年形成一次“小流感”,8—10年形成一次“大流感”,而春旱季节,最容易滋生病毒。 回顾近十年,最近一次的“大流感”是在2009年4月25日,WHO宣布在墨西哥和美国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甲流)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公共卫生紧急事态”。我国政府在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原卫生部牵头、33个部门参与的应对甲流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疫情控制措施。 每一次流感疫情的出现,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几味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金银花、连翘、板蓝根......似乎每次流感疫情高发季节,市场需求都会带动这些品种及相关中成药的流通速度加快。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当前季节,将会有哪些药材品种会有较大的波动。 金银花金银花,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增强免疫力等作用,是疫情防治的重要品种,自古以来便是清热解毒的良药。 在2003年非典,2009年H1N1(甲流)疫情期间,金银花行情起起伏伏,从40-50元的价格一路飞涨,直到突破200元左右关口,成为各大制药企业关注的热点品种,加上金银花在茶饮保健方面的大量利用和开发受到凉茶企业的青睐,增加了该品的需求。 而近年来,行情处于低价运行阶段,药农疏于管理,主要产区的部分金银花树出现老化,甚至不再更新的现象。即使有百万亩的面积,但2018年金银花新货产量不大,相比正常年份,产量仍然有一定程度的减产,促使行情一路飙升,而新种产地未能进入产新阶段,未来仍有上涨空间。 板蓝根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咽之功效,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属于中药里面的抗生素。是治疗流感及肝炎等疾病的重要中成药原料,是常用的中药材,年需求量在30000吨左右。 为了适应板蓝根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提升板蓝根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日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了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王瑞教授团队主导制定的《中医药-板蓝根药材》国际标准(ISO 21316:2019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atis indigotica root)。 2009年3月,发现甲型H1N1流感,同年4月开始,疫情逐步蔓延全球。板蓝根需求增大,价格从2009年的4元,上升到2010年的30元左右。受09年高价格刺激,药农种植积极性提高,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的扩种,板蓝根价格回落最低至6.5元,此后价格在7.5元至10元间横盘震荡五年多。目前价格在8元左右,在近几年的震荡区间里,属于相对低价的区间。 连翘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为抗击流感疫情的主要用药之一,其作为清热解毒类,中成药用量也在增加,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用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几年双黄连口服液和双黄连针剂在我国销量成倍增长,而连翘资源却在连年减少,行情可谓水涨船高。 流感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去看待它,说完以上在流感季节有较大帮助的中药品种,下面来介绍一下几个可以预防流感的小常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