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否》大结局:妈妈懂得赋能,才是孩子最大的幸运

 轻风雾影 2019-02-15


难得追回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昨天终于收官,一度曾想把那个芒果扒皮吃了。


好在圆满大结局,盛明兰和顾二爷,一路披荆斩棘,从此过上她最喜欢的“平平淡淡”的日子



有人说,这是一部精彩的宅斗剧,也有人说它讲述了小官宦庶女的逆袭传奇,作为母亲的我,自然更关注故事里的育儿经。


盛明兰,从小没了亲娘,亲爹也不待见,大家庭里不起眼的庶女,怎么就养成后来的坚毅果敢,成了有格局、有韬略的诰命夫人?


第一个助力她成长的是她的母亲——卫小娘。


虽然陪伴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年,没有给她留下名分、财产,却是她一生坚强勇敢的底气和洞察世事的格局的终极源泉。


临终前,母亲嘱咐明兰,凡事不要冒尖,不争不抢,隐藏锋芒,活着最大。明兰后来确实扮猪吃老虎,装傻充愣,收起性格,在复杂的家里活了下来。


但卫小娘又绝不是要她一味怯懦讨好,她把《李娘子镇守娘子关》留给明兰时说:“你知道李娘子镇守娘子关吗,既不仰仗父亲兄弟,也不仰仗丈夫儿子,一样能抵挡百万雄兵于阵前。”


要她一定独立坚强。这句话支撑明兰度过一次又一次的困难。



当然,明兰的成长还离不开她睿智通透的祖母。


老太太对明兰的影响,仅从她俩关于“女子读书无用论”的讨论可见一斑。


老太太假意劝明兰:“读书,毕竟不是女孩子的份内事。”但身在深闺的明兰却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深得祖母心意:


“依我看,读书无用论这话,就是骗人的。


如果读书无用,为什么天下男子,都要去科考,难道是闲得慌?


我觉得这句话,不过是那些男人们,希望女子一辈子浑噩愚昧、乖巧听话、好摆布。”



看完《知否》,里有有句话印象深刻: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这句话,卫小娘、盛明兰、顾廷烨大哥都说过,但每个人的关注点不同。最后发现,为孩子最好的谋划不是高高的爵位,丰厚的财产,而是帮助他成为一个三观正、有智慧、有格局的人。


听起来很困难、很复杂,父母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拥有这些呢?其实说起来也“简单”,就像明兰的母亲和祖母所做的那样,不是给予而是赋能


赋能,让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赋能英文叫作empowerment。


它起初是一个心理学概念,讲的是通过语言、行为、态度、环境的改变,赋予人正向的能量。



后来,这个概念被应用于管理学。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授予员工更多自主工作的权力。


后来,赋能又有了一层更深的含义,光是下放员工更多权利并不足够,管理者还需要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近几年,赋能的概念再次大热,各界大佬马云、马化腾等等都曾在公开场合提及强调。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的自信感


很多时候,管理企业和经营家庭、养育孩子道理相同。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赋能”的理念,活学活用到育儿上。


给孩子赋能,就是尊重孩子的需求和他作为个体的权利,让他在与自己相关的事情上拥有发言权,自主进行判断、选择、决定;同时,也赋予孩子一种积极态度和正能量。


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有一种内在的控制感、效能感,他可以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能力,意识到自己才是人生和未来的创造者。


当我们从直接给予专为间接为孩子赋能时,事实上,我们作为父母的角色会发生变化:


孩子小时候,我们可能更多充当的是“教练员”的角色,条分缕析地指导孩子,为他准备好一切,扫清前行的障碍。


但,随着孩子长大,我们的角色逐渐转变成为了“领路人”,站在前面引领孩子的成长发现,以身作则激励他的前进;而不再事无巨细地知指导孩子的行为,放手让他自己去选择、去决定。


伴随孩子的成长,我们要逐渐从“给予型”的家长,转变为“赋能型”的家长。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孩子内在的力量感,让他们有信心,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理想,过好这一生。



赋能孩子,好处不止一点点


相比于父母“一言堂”家庭的孩子,有研究发现,经常被赋能的孩子,更有自信、更独立,他们也更自尊自爱,抗挫折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


1. 赋能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


我们做父母的都知道,孩子从某一时刻起,忽然就有了想要自己“当家做主”的意识。


这时,不妨放手,去满足他想要“自己做”的愿望。


因为,研究发现,从小有自主权的孩子,更能够在家庭中感受到快乐、惬意,也更喜欢尝试新事物,管理好自己的行为,同时也懂得欣赏自己,尊重他人。


2. 赋能,让孩子更加独立。


赋能,让孩子拥了自己做选择、做决定的能力。


研究发现,允许孩子对自身相关的事情做选择的家庭,孩子的独立性往往更强。


在中国,很多孩子是在大学的时候,开始独立生活的。离开了父母,衣食住行都要自己看着办。


但,同样是大学生,不同家庭走出的孩子,也截然不同。


随便走进一间宿舍,有的孩子的书桌和床铺,收拾得整整齐齐,有的孩子的位置上一片狼藉。


表面上看,是生活习惯的问题,实际上,是独立性的问题。


别说是大学生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即便结了婚,依然是邋里邋遢。如果没有另一半或者父母的帮忙,家里“脏乱差”的程度,真的让人不忍直视。


3. 赋能,让孩子拥有良好的抗压、抗挫折能力。


赋能给孩子,不仅意味着孩子拥有了选择权和决定权,同时,也要承担自己选择和决定的后果。


这个后果可能好,也可能坏。即便真的失败,孩子也可以懂得,并不是每一个决定,都会成功。失败是常态,并不可怕。


总是经历“选择、决定、承担后果”这样决策过程的孩子,慢慢也练就出了抗挫折的好心态。


面对挫折,他们不会哭天喊地,只会轻轻地说一句:“只是一次失败而已,天也不会塌下来。”


放手的同时,赋予孩子力量


1. 让孩子自己选择,父母不插手、不包办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真的太重要了,即便对于小宝宝也是如此。


因为,自由地做选择,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有价值,也更自信。


而且,放权给孩子,让他自己去尝试,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帮助孩子学会比较、判断、鉴别的过程。


对于小孩子,因为不具备基本的判断力,所以,最有效的“赋能”方法,就是给他们两个备选,让他们二选一。


对于可以判断对与错、成与败的大孩子,我们要学会退居二线,对孩子的选择,做到不插手、不包办



小川5岁的时候,学习洗袜子。我的做法是,先是我洗,他在旁边观摩。


等到他自己尝试的时候,我会去做自己手头上的家务活儿,为他营造一个做家务的环境。


而不是一直在他身边指挥:“水别开这么大,衣服都溅湿了”、“不用打这么多肥皂,一会儿要洗不干净了”……


因为,这些看似“为孩子好”的举动,本质上都是在干涉他、替他做决定。


当然,如果孩子在做选择时,主动征求我们的意见,我们还是要积极给予反馈的。


2. 学会承担,学会反思


我们都是从小在失败的泥潭中摸爬滚打出来的。成长中,一帆风顺是绝对的理想化,遇到困难才是家常便饭。


在孩子自己做了选择之后,我们还要引导他,学会面对问题和麻烦,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因为,承担后果,是孩子日后人生中,经常要面对的,也是最需要学习的一课。


学会了面对现实,我们还要引导孩子做一件事——反思。


还回到刚才“洗袜子”上。


对于小朋友来说,一上手就能把袜子洗得干干净净,并非易事。


小川第一次洗袜子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我洗袜子的时候,因为熟练,所以在把袜子浸湿后,就整只打肥皂,然后搓一遍。之后,才会有针对性地洗比较脏的地方。


但是,对于小川这个新手,这方法好像不太奏效。他整体洗完之后,我发现袜口那里还有些脏。


等到袜子干了之后,我拿给他穿,他自己就发现了袜口的污迹。


我就顺势说了句:“上次已经洗得很干净了,就是袜口这一点点,没关系的,下次洗的时候,看看怎么可以改进下~”


这其实就是在提醒他,反思下怎么能洗得更干净。


当天晚上,小川洗完的袜子真的是整只都很干净。我后来问他,他说:“我先把袜口洗了,然后再洗的袜子。”


现在,小川洗袜子已经炉火纯青了,不仅会洗袜口,脚后跟和脚趾的地方,他也会重点搓一搓。


这些都是他自己通过实践和反思的结果。


3. 多鼓励,不嘲讽


赋能给孩子,给予他们选择的权利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赋予孩子们积极乐观的态度,更为重要。


同样是督促孩子做家务,父母们的表现却大相径庭。


一些家长,看似督促,实则挖苦、斥责:


该洗碗了,你坐在那干嘛?!(责备)


你同学都在家做家务了,你还是婴儿啊,也不动!(讽刺)


赶紧把玩具收了,不然你别吃饭了。(威胁)


你这屋怎么每天都这么乱,真的是受不了。(表示失望透顶)


另一些家长,则是打心底里理解孩子,鼓励孩子:


我们露露经常收拾自己的玩具,收拾得都很好,这次也没问题。(表达对孩子的信任)


你很喜欢玩这套乐高,现在让你停下来是真的挺难的。但是马上要吃饭了,我们还是先把它收起来吧,好不好?你收这边,妈妈收那边。咱们比赛,看谁动作快。

(表达对孩子的理解,跟孩子一起收拾,鼓励孩子守规矩)


赋能并不神秘,但也不能一蹴而就,它侵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们跟孩子说话的方式、和他共情、贴心的鼓励他等等,将如水滴石穿,带给孩子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自信心和胜任感。



虽然,努力地界定赋能的概念之外,还提供了一些具体的例子。但实际上,在我看来,赋能并非一篇文章或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怎么做的,它更像一种观念或理念,指导我们日常育儿的方方面面


在遭遇育儿难题时,都要静心想一想,我们是要做给予型的父母还是赋能型的父母?最简单的,当孩子写作业做不出来时,是直接告诉他答案,还是引导启发他寻找方法。


之前,北师大的朋友(她儿子是超级学霸),曾语重心长地提醒过我:小川越来越大了,你的养育方式一定要注意变化。看的出来,你对他关心备至、事无巨细,但是这种予取予求的方式,后来可能会有反噬的结果。


现在,你的给予是孩子成长的有力支撑,但也要注意慢慢减少直接的给予,放手让他自己去摸索、去选择,否则,你的给予将会成为他一生无法离开的“拐杖”。


但在他学会自己走之前,为他指出正确的方向,给他勇气,赋予他坚强的力量,是必须先做的。


现在想来,她说的就是赋能的概念。


参考资料:

1. 雷巧玲,赋能研究综述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 8

2. 潘月俊,基于赋能理念提升德育活动实施水平 《江苏教育》 2018.3 

3.http://www./blog/empower-students-5-powerful-strategies

4.https:///how-to-empower-your-child/

5.http:///blog/5-reasons-to-empower-children/

6.https:///empowering-children-activities-6226.html

7.http:///membersonly/?p=2600



川妈说说



昨天是情人节,姐妹们安排了或被安排了什么庆祝节目?收到了啥惊喜礼物?


川爸出差了,我跟小川一起过节,不过也挺好。我俩看了《流浪地球》,很开心,弥补了之前小川生病一直没能成行的遗憾。


再说回《知否,知否》,很少追剧的我,也能见缝插针看了个七七八八。除了育儿经之外,也很欣赏盛明兰和顾廷烨之间的爱情模式。玛丽苏、杰克苏,傻白甜的爱情,于我太遥远,我更喜欢“势均力敌”的模式。


两情相悦,也两厢扶持。没有你,我一人也会活的很好,但我确认这辈子“非你不可”。我们相互依恋、相互依赖,但更重要的是共同成长,因为有你(有我),我们一起变得更好。


一起用心经营好我们的家,收获平平淡淡的幸福,爱你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