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经初十
大家都陆续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与家人团聚的日子总是短暂的 下周一 大型史诗级大片—《开学》又要上映了

开学已经进入倒计时!! 孩子的作业都写完了吗? 今天 小宫整理了中小学、高中的第二学期校历 来看看离下一次放假还有多远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六年级请注意:本学期即将进入升学冲刺阶段,该准备的都可以准备起来了。
每年假期过完刚开学的时候,都会有不少家长有这样的困惑: “都已经开学一个星期了,我家孩子还没调整过来,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老师都已经给我打过好几次电话了。” “我家孩子也是,放学回来也不写作业,得催他一百遍。” “我们家孩子快愁死了,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就这个状态怎么好好上课?” ……
其实,家长们所反映的这些问题,都是“假期综合症”。
有教育专家指出,漫长的假期后,家长如果没有提前加以引导,孩子上学后很容易出现上课走神、记忆力减退、失眠、健忘等情况,
严重的还会对开学表现出恐惧情绪,甚至心慌意乱无法适应。 因此,家长务必要在开学前给孩子收心,帮助孩子调整好心态和生物钟,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娱乐时间,让孩子逐渐适应校园作息。
这里有几条收心小妙招,不妨给孩子一个提前调整过渡的过程,帮助孩子调整状态,迎接新学期开学! 开学前的收心阶段,不要再让孩子们安排耗时耗力较多的娱乐活动,提醒他们保持精力,逐步从散漫的玩乐状态进入学习状态,并找回上学时的良好习惯。
由勤入懒易,由懒入勤难,睡懒觉真的会上瘾!
开学后,起床时间肯定要比假期提前不少,如果孩子仍然延续假期里的作息状态,上课时肯定会打盹、精力涣散。
但是,要是让孩子突然做出调整,肯定也是不现实的。
所以,必须要在开学让孩子执行学校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中午小睡一会儿,慢慢调整到正常的状态。

一旦开始调整作息规律,就要雷打不动地执行了,不允许孩子以任何借口偷懒,否则没有任何效果。
如果孩子实在是起床困难,早上放点轻音乐,轻轻拉开一点窗帘,这些都能帮助孩子早起 不论是复习旧知还是预习新知,投入学习就给前进的通道上了润滑剂,开学后才能畅通无阻。
这个过程中,家长们不用给学生们布置太多学习任务,在完成寒假作业的基础上,可以拿来下学期的教科书进行预习。
假如孩子每天都跟小伙伴一起疯耍,根本不看书,怎么办?
孩子看书是需要家长引领的,可以多开展一些亲子共读活动。
首先,要营造家庭读书的氛围,为“孩子找到他此时此刻最需要的书”。其次,要适当交流,陪伴,但别催促。
孩子读书,是精神成长的过程,不要孩子读完一本书,就迫不及待地问:你读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最后,家长还要明白:要在孩子和书本之间建立一种“愉悦”的联系是需要花很长时间来培养的,所以经常和孩子谈论作家和书的故事会是非常好的一种办法。 可以开学前与孩子一起讨论下新学期的打算。
在交谈中家长可以让孩子总结自己去年做得好的地方,今年有什么打算,还可以问问需要提供哪些帮助。
不用一次谈完,家长可以借一些日常谈话机会,介入这些话题,这样也可以达到一种“收心”的心理暗示效果。 书包、文具、笔、水杯、红领巾、校服、鞋子等等都要提前准备好,省的开学当天丢三落四、手忙脚乱。
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给孩子买几样新东西,比如新书包、新文具盒、新教辅,这样可以让孩子对开学保持一定的期待感、新鲜感,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孩子对开学的焦虑和抵触情绪。
当然,家长们帮助孩子节后“收心”也要讲究循序渐进的原则,否则欲速则不达。
长假快结束了,家长希望孩子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不再松松散散,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
如果家长自己仍处在松懈的假期生活中,没有规律,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家庭气氛回到有规律的状态中,孩子更容易“进入角色”。

专家建议,家长可逐渐减少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和次数。
“若有的孩子每天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有5个小时,要一天天逐渐把时间减少到4个多小时、3个多小时、2个多小时,同时小量地一点点增加孩子学习的时间。
在长假的喧嚣逐渐安静下来后,要帮孩子恢复到日常的生活作息,专家建议可以试着“从今天起”逐渐提前孩子的睡觉时间,但不能一下就要求孩子比往日早睡一两个小时。
而且在孩子准备睡觉前,不要让孩子看电视或者玩游戏,否则孩子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不利于尽快入睡。
长假期间难免大餐较多,但由于孩子消化吸收能力有限,因此不但会出现食欲减退,有的还会出现消化不良。
专家建议,可以让孩子减少零食的摄入,鼓励孩子多吃些清淡的蔬菜、水果,主食可以选择更容易消化的面食。

对孩子来说,长假与上学之间最难熬的是心理。由于长假里比较自由,加上旅游的兴奋,很多孩子便对重新上学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并及时给孩子做出调整,多安排一些与学习有关的活动,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把注意力从玩乐逐步转向学习,一点点把孩子的心收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