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鹤壁 淇县卫国故城墙的那些事儿

 河南奇兵 2019-02-15

中国修筑城墙的历史非常悠久,古城墙,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文明历代传承的有力见证;古城墙,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屏障,是一座城市变迁的历史见证,更是千年东方文化的史书。历史悠久的朝歌,有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在老百姓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卫国故城遗址,在太行路中段北侧,可以看到城墙遗迹,这里就是被保存下来的一段卫国古城墙。

关于鹤壁 淇县卫国故城墙的那些事儿


卫国故城位于淇县城关,公元前1063年周兴师伐殷商,将邶、酈、卫三监之地及殷民划为卫国,建都朝歌(纣王城),在城内建宫城,此为卫国故城。城址平面形状呈长方形,南北长2250米,东西宽1650米,城墙宽70米,城内面积约420万平方米。现地面可见城墙共四段长约1150米。

卫国是当时170多个诸侯国中之大国。卫国故城城址之大,城墙之宽,在全省乃至全国为数不多,具有很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淇县卫国故城即朝歌故城,为西周康叔初封之地。西周、春秋时期作为卫国都城曾长达400余年。1990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对卫国故城进行了局部发掘,初步了解该城址在春秋、战国时期曾迭经修补增筑,废弃于西汉早、中期。卫国故城于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鹤壁 淇县卫国故城墙的那些事儿


卫国故城保护标志碑

卫国故城的现状

卫国故城地面可见城墙共四段,西城墙三段、北城墙一段。

一、县林业局院内(西城墙)一段:南北长13米,东西宽11米,高3米;

二、银河纱厂后面(西城墙)一段:南北240米,东西宽45~57米,高4.5米;

三、县煤建公司院内(西城墙)一段,东紧靠京广铁路,南北长6米,东西宽20米,高4米;

四、三里桥东、西两侧(北城墙)一段:东西长830米、宽3~55米、高2~4.5米。

卫国故城东、南城墙基址的全部,西城墙基址的大部和北城墙基址的小部 叠压在建设用地之下。

城内其他相关遗址包括摘星台遗址、西坛村小学战国冶铁遗址和东关村制骨作坊遗址。

其中摘星台遗址,位于摘星台景区,实为汉代城墙西北拐角,现残高12米,面积约为750平方米;西坛村小学战国冶铁遗址,位于城市中部偏东位置,现已被西坛中心小学占压,1991年钻探面积1000平方米,发现建筑材料和生活用具等多件战国时期遗物;东关制骨作坊遗址位于东城墙外,在10000平方米的区域内陆表存在大量战国时期建筑材料遗迹。

关于鹤壁 淇县卫国故城墙的那些事儿


卫国故城保护界桩


关于鹤壁 淇县卫国故城墙的那些事儿


北城墙三里桥段


关于鹤壁 淇县卫国故城墙的那些事儿


西城墙银河纱厂后


关于鹤壁 淇县卫国故城墙的那些事儿


林业局段


关于鹤壁 淇县卫国故城墙的那些事儿


地下道段

卫国故城的保护

卫国故城遗址中保存的大量历史文化遗产,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中国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遗存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城市选址和规划布局经典理论,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建造技艺,较完整地反映了其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

为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惠及更多民众,2018年4月,淇县文物旅游局正式启动卫国故城遗址保护开发工程。

关于鹤壁 淇县卫国故城墙的那些事儿


关于鹤壁 淇县卫国故城墙的那些事儿


关于鹤壁 淇县卫国故城墙的那些事儿


关于鹤壁 淇县卫国故城墙的那些事儿


经过数月的紧张施工,卫国故城遗址的监控管理用房、古城河清淤排水、界碑界桩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工,巨型景观石已摆放到位,保护便道、供电设施、护栏安装、环境绿化等工作正在进行中。

关于鹤壁 淇县卫国故城墙的那些事儿


关于鹤壁 淇县卫国故城墙的那些事儿


关于鹤壁 淇县卫国故城墙的那些事儿


关于鹤壁 淇县卫国故城墙的那些事儿



关于鹤壁 淇县卫国故城墙的那些事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