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部分珠海本地居民都没去过的古镇,你去过吗?

 昵称61949462 2019-02-15

初闻唐家古镇,还是历史老师的热情介绍,才知道还有这样一座亭台楼阁,清幽意远的古镇。北倚层峦耸翠的凤凰山麓,拥山揽翠,面向微波粼粼的南海,浩浩淼淼。层出不穷的风流人物,流淌在岁月的长河中,永不褪色。

游览唐家古镇,绕不过去的当属贯穿了整个唐家镇核心区的“山房路”了。

走近路口不远处就能看见望慈山房,“山房路”中的山房指的就是它。建于1929年,民国时期第一任总理唐绍仪居住于此,后因任职中山县长长期于此地办公和居住,便将此地街道命名为山房路。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在民国14年(1925)4月15日,香山县改为中山县。

民国19年(1930)5月,县政府从第一区石岐移驻第六区唐家。

同年7月,第六区改为中山港区,唐家湾地区属中山港区管辖。

至民国20年(1931),中山港区改为第六区(驻下栅墟)。

稍作停留,便来到了山房斜对面的“瑞芝唐公祠”。祠堂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是著名买办、民族企业家唐瑞芝的家族祠堂,同时亦是上世纪30年代中山县政府所在地,祠堂墙壁上依旧清晰地保留着当年的痕迹。


兜兜转转看着沿途山房路遗留的古迹,至今可见保留较为完善的精美装饰,仿佛置身于上个世纪的中国。

山房路上的三层小楼,比比皆是。兴许是临海缘故,近代以来得风气之先,先后涌现出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开平矿务局和轮船招商局创办人唐廷枢、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一众名人,其中唐绍仪故居亦在此处。

首任民国总理唐绍仪故居,位于唐家古镇山房路99号。

唐绍仪生于1862年,1874年经清政府选派为第三批幼童赴美留学,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文科。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

1881年归国后,曾任驻朝鲜总领事,天津海关道等职务;武昌起义后代表清政府与革命军谈判,促成清帝退位。

唐绍仪自幼赴美留学归来后,曾于1910年、1914年、1921年、1929至1934年4次回故乡居住过,并修建“小玲珑山馆”“私家园林”和“望慈山房”别墅。可惜因总总原因,目前暂不对外开放,未能进去一见可谓憾事矣。


离故居不远处,便是共乐园了,曾作为唐绍仪的私人园林,位于山房路234号,鹅峰山西北麓。占地23300平方米,其中历史园区占地面积118000平方米,核心景区占地面积33300平方米。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原是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的私人园林,初名小玲珑山馆

小玲珑山馆改名为“共乐园”是在1915年, 并题写“开门任便来宾客,看竹何须问主人”一联挂于园中。1932年,唐绍仪任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常委兼中山模范县训政委员会主席、县长期间,正式将共乐园赠予唐家村民共同拥有。

离开共乐园,在另一条巷子“大同巷”里,坐落着唐家镇标志性古建筑“唐家三庙”。

三庙由始建于清初,至今约有300多年历史。文武帝殿居中,圣堂庙和金花庙一左一右;金花庙供奉的是送子的金花夫人等一系列女性神像,文武帝殿推崇道教,而圣堂庙供奉的是菩萨。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七为金花诞,2012年,因 “金花诞习俗表现唐家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当地伦理道德观念和推崇儿女孝顺,尊老爱幼,扶残助弱,邻里和睦,文明守礼,社会和谐的良好民风”入选珠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7年金花诞非遗传承基地设立在金花庙内。

除了三庙之外,在唐家老街的巷陌里,不时都会有古庙、祠堂、故居和旧宅院。

平里庙位于山房路共乐园门口。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庙内右侧墙上的残石碑提及唐家村东面修筑古围墙和门楼的有关情况。这类建于地平线以下低洼处的庙宇实在是不多见。

游览的结尾,和友人约定了时间下次再来,行走在斑驳老街上,经时间流逝的古迹,仿佛置身于岁月长河中,与古人随行。的确,不来唐家,不知道珠海人文之璀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