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猪年说猪

 美妍rvfaxnsnxq 2019-02-15

猪年说猪

建伟
2019-02-10 阅读40


这样内容的文章,现在已经不太讨喜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此类文章,结合介绍十二生肖的知识,可读性还是很强。既然这样,咱也不装知识二大爷,还是说说青海吧。

所谓兵团,就是一个大农场,养猪那是必须的。那时养的猪,基本是苏联种:巴克夏。头一年,饲料还算充足,麦子、麸皮、豌豆、菜根、菜叶煮一大锅,叫猪们吃就是啦。

刚到连队,冬天就来临了。青藏高原,那地方冷啊。我们都把棉衣穿上了。饲养班,一色的女战士。她们那时候,说“胸有朝阳”、“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那是一点不掺假,干劲大着呐。先把煮好的饲料装到桶里,一人手提两桶,再往各圈食槽里倒。棉裤腿上,总会粘上饲料汁水。日久天长,棉裤腿变的硬邦邦,走起路来晃来晃去,磨的嚓啦嚓啦响。没有工作服,任何人都没有。要说,找点碎布,缝双套袖还容易些。可没听说有套裤吧。也没现成的肥大的单裤套外面,棉裤洗又洗不得。姑娘们也顾不得形象了,只是一心一意把连队的猪养好。等她们伺候那老母猪下了小猪,宣传部门给她们照了相,一人抱一只小猪,表情是美滋滋的。后来,这幅照片成了“标准照”,一再出现在报纸、宣传栏、纪念册上。

好景不长,文革狂飙也席卷了兵团大地。“革命”促退“生产”,打下的粮食,还不够人吃的,那饲料更加少了。野菜?格尔木那鬼地方,天寒、土地瘠薄,野菜也不愿意扎根,能挖到的,只有“灰菜”,那玩意有多少营养,稍有一点农业常识的,都知道吧。饲养员们虽然在坚守岗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猪们还是天天饿肚子,一个个瘦的像猴,猪圈的围墙根本拦不住它们,满院子跑,不到天黑不归“家”。

这一来,要想吃肉那可困难啦。到年节,也只有“矬子里头拔将军”,差不多够百斤,就杀。这也不是办法啊,连里不知是哪位门路广的,去人家部队要了两头丹麦猪仔。漂亮,通身白里透红,两只耳朵是直立的。我有一本世界地图册,那上面说,丹麦国畜牧业发达、尤其养猪实现工业化、良种化。书本得来终觉浅。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与直立耳朵的小猪“面对面”,见上“老外”啦。

连里决定,这两只猪仔叫炊事班负责饲养,开小灶,找间房子关起来,不准它们到处跑。就这样,养了大概一年光景,看看长到有二百多斤了,才舍得杀了一只。那几日,菜里见了肉片,口腹之福享了几天。

那时候,看《参考消息》,说西德年人均吃猪肉71公斤,也许我记错了,反正当时是吃了一惊。又看《青海日报》,竟号召回民养猪,光养不吃,这就叫匪夷所思,也不知有响应的吗?

不啰嗦了,前几天看到作家王朔的文章,内里一段话抄给大家:在你不能像鹰一样飞翔的时候,像猪一样生活没什么不好,吃喝拉撒,简单就好,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翅膀。

想想也是。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