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荟萃丨丛洪良:心血管疾病降脂治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2-15

一、降胆固醇药物治疗的进展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多种理论,其中最具说服力的是胆固醇理论。病理学家最早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病理学研究发现血管壁动脉粥样斑块内有大量胆固醇沉积,其后的研究以高胆固醇饮食诱发动物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模型,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揭示血胆固醇水平升高可促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到目前为止,动物实验、人类遗传学、流行病学和药物临床研究从多角度充分证实了胆固醇理论,有证可循,毋庸置疑。


  自上世纪50-60年代的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随血胆固醇水平升高而增加。1955年来自美国、荷兰等7国16个队列共计12763例患者的随访研究表明:血清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死亡率密切相关,心血管死亡率随血胆固醇水平的升高而上升。1973 年多危险因素干预试验(MRFIT)、美国Framingham研究均证实,冠心病死亡风险随总胆固醇水平增高而进行性增加。同时,降低胆固醇水平被证实可降低冠心病事件风险。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一系列干预胆固醇的临床试验相继发现,控制饮食降低胆固醇可以减少冠心病发病风险。早期研究显示,贝特类、胆酸螯合剂等降脂药物治疗可降低胆固醇水平,使冠心病事件发生率下降,但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却有所增加,其抵消了降低胆固醇的益处。


他汀时代开启


  20世纪70年代他汀药物的问世,开启了冠心病防治新纪元。1976年,日本生物化学家Akira Endo发现了一种能够使胆固醇合成减少50%的物质,因此Akira Endo也被誉为“他汀之父”。此后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相继问世,开创了降脂治疗及心血管预防的新时代。他汀类药物的问世及大量临床研究将胆固醇理论带入了全新时代。

 

  1994 年公布第一项他汀降脂临床试验'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 The Scandinavian Simvastain Surrival Study, 4S),有力论证了辛伐他汀对于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重要意义,该研究证实服用辛伐他汀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35%,可使冠心病患者总死亡的相对危险下降30%,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性下降42%。1996年,胆固醇和再发事件研究(The Cholesterol And Recurrent Events, CARE)将4S研究的发现延伸至具有正常胆固醇水平的群体。CARE研究显示:普伐他汀治疗组LDL-C降低28%,致死性冠心病事件与再发心肌梗死较对照组降低24%,脑血管意外事件减少31%。


  随后 20 年间相继完成的一系列他汀降胆固醇试验(如 WOSCOPS、LIPID、PROVE-IT、TNT、JUPITER 等)进一步证实,他汀明显降低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心血管病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奠定了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病防治中的基石地位。


  以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为对象的 CARDS 和ASCOT-LLA 两项研究也显示出他汀治疗在胆固醇水平不高的高危人群具有一级预防价值。2003年ASCOT-LLA研究:高血压合并≥3个危险因素患者可从他汀治疗中获益,阿托伐他汀组非致死性MI和致死性冠心病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36%。2004年 CARDS研究:他汀治疗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急性冠心病事件,冠脉血运重建或卒中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37%。2008 年发表的JUPITER 研究证实:一级预防中瑞舒伐他汀显著降低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风险。在基线 LDL-C 为 2.7mmol/L 合并C 反应蛋白升高的非冠心病非糖尿病人群中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可将血清 LDL-C 降低至 1.4 mmol/L,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降低 44%。


  而后的ASTEROID、SATURN 等研究进一步证实他汀可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为他汀减少临床不良心血管事件提供了新的认识。如此多的大型临床研究不仅为他汀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也有力论证了积极有效降低胆固醇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


  经过100多年的不断探索,胆固醇理论已经深入人心。目前各国血脂指南均将降低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胆固醇作为ASCVD防治的首要目标。他汀是目前抗击ASCVD的基石药物,并且对 ASCVD 等高危或极高危患者的降脂治疗需要强化,LDL-C目标值趋于更低。


非他汀降胆固醇药物进展及未来


  然而,尽管已经采取高强度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仍然存在相当高的残余风险。血脂异常国际研究中国数据显示,我国高危和极高危患者 LDL-C 达标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分别仅为 54.8% 和 39.7%。单纯依赖他汀剂量加倍降胆固醇的疗效非常有限,而与此同时其产生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风险却大幅增加。面对心血管高危及极高危患者“LDL-C水平低些更好”的理念以及我国降脂治疗的现状,需要重新考虑如何强化降脂,联合作用机制不同的降脂药物将成为提高 LDL-C 达标率、保证更安全方案选择。

 

  1.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折麦布


  依折麦布是特异性肠道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可选择性与NPC1L1蛋白结合,使后者失去转运胆固醇的能力,因而具有特异性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的作用。由于依折麦布抑制外源性胆固醇吸收,故其与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的他汀具有协同作用,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更显著降低胆固醇。


  2014年IMPROVE-IT试验是降脂治疗的又一里程碑式研究,标志着降胆固醇治疗新时代的到来——联合降职药物治疗将逐渐成为主流 。该研究入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结果显示,辛伐他汀 / 依折麦布组较辛伐他汀组平均 LDL-C水平进一步降低 23%,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降低 6.4%;两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015 年PRECISE-IVUS 研究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为对象,发现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可以更显著地降低 LDL-C 水平、提高 LDL-C 达标率,并且可以更有效地逆转冠状动脉斑块。


  基于目前研究,结合国人对于高强度他汀治疗的耐受性较差以及药物经济学的考虑,中等强度他汀适合于我国绝大多数血脂代谢异常患者 ASCVD 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经合理饮食控制和中等剂量他汀治疗后 LDL-C 水平仍不能达标者,联合他汀与依折麦布是更为合理的选择。


  2.新型降脂药物PCSK-9抑制剂


  PCSK9属于前蛋白转化酶家族,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在蛋白水平降解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从而影响体内的胆固醇代谢平衡。肝细胞表面的LDLR是决定LDL-C清除和代谢的关键分子,它与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结合,介导其转运、降解。当PCSK9抑制LDLR的作用时,血LDL-c水平升高。因此,阻断 PCSK9 与 LDLR 结合已成为高胆固醇血症新的治疗靶点。2015年7月,以靶向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为代表的新型单克隆抗体药物PCSK9抑制剂在美国和欧盟上市,拉开了生物制药用于调脂治疗的序幕。


  在2017年ACC年会上,公布了首个应用 PCSK9 抑制剂的临床终点试验FOURIER 研究结果。该研究纳入27564 例既往存在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或症状性外周动脉疾病以及在优化他汀治疗基础上 LDL-C ≥ 70 mg/dL 或 非 HDL-C ≥ 100 mg/dL 的患者。 研究结果提示,Evolocumab 组的主要终点下降 15%,心血管死亡、心梗及卒中发生率下降 20%。在高强度他汀治疗、低 LDL-C 的患者中仍有持续获益。该组一年后的心血管死亡、心梗和卒中发生率降低了25%。安全性及耐受情况好,糖尿病及神经认知问题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停药率低且不高于安慰剂组。因此,研究结论指出,对于已知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他汀治疗时应用PCSK9抑制剂安全且显著地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此外,将LDL-C降至现有目标值以下仍有获益。FOURIER 研究论证了降胆固醇是患者获益的根本机制,进一步夯实了胆固醇理论。与此同时,本研究也证实将 LDL-C 降至很低的水平(0.78 mmol/L)是安全的。


  ODYSSEY 系列研究目标人群涵盖杂合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ODYSSEY MONO,ODYSSEY FH Ⅰ和Ⅱ , ODYSSEYHIGH FH,ODYSSEY COMBO Ⅰ和Ⅱ)、不耐受他汀患者(ODYSSEY ALTERNATIVE)、接受他汀 / 其他降脂药物治疗或未接受他汀治疗而基线 LDL-C 水平很高的心血管高危患者(ODYSSEY CHOICE Ⅰ和Ⅱ,ODYSSEY OPTIONS Ⅰ和Ⅱ),所有研究均达到了主要疗效终点。ODYSSEY LONG TERM试验是关于PCSK9 抑制剂的较长期临床试验,平均52周随访期中,alirocumab与安慰剂相比,能显著降低LDL-C达 61%,减少54% 的首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2018ACC年会,公布了ODYSSEY OUTCOMES研结果。ODYSSEY OUTCOMES研究共纳入18,924例经强化他汀治疗LDL-C仍高于70mg/dL的ACS患者,在维持现有最佳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Alirocumab干预组或安慰剂组。经过中位随访时间为2.8年的治疗, Alirocumab组不仅心血管主要终点事件显著降低15%,且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5%;与此同时,除了注射部位局部反应之外,没有出现包括新发糖尿病、认知障碍、出血性卒中、白内障等在内的任何安全性问题。ODYSSEY OUTCOMES研究为胆固醇理论再添有力证据。


  虽然研究证实 PCSK9 抑制剂在显著降低胆固醇水平基础上有效减少主要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但因其价格问题及获批适应证的限制,其应用范围仍将限于经他汀与依折麦布等常规药物治疗后胆固醇仍不能达标的患者或者胆固醇严重增高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而且,在联合降脂治疗的时代里,他汀依然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石。

二、残余心血管风险的研究

  心血管病残余风险通常指经现行标准的防治措施后已使LDL-C达标,血压和血糖得到控制,但心血管病发病和事件风险依然存在,残余风险也不能消除。因此,在控制传统危险因素的同时,不断发现心血管残余风险,积极进行干预和管理,对进一步降低ASCVD事件意义重大。心血管残余风险与诸多因素有关,最常与高TG、低HDL-C为特征的血脂异常有关,即血脂相关性心血管剩余风险。


  HDL-C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HDL的降低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增高存在密切联系,因此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一直试图将升高HDL-C作为血脂异常的干预靶点。然而到目前为止,无一项研究证实通过药物手段升高HDL-C能够对患者预后产生获益。同样,升高血浆HDL-C水平降低ASCVD风险这一假设尚未得到基因遗传学研究的证实[19]。


  首先,2007年在ACC年会上公布了关于torcetrapib的RADIANCE I、RADIANCE II以及ILLUSTRATE三项研究结果。这些研究表明,CETP 抑制剂torcetrapib虽然能显著升高HDL胆固醇水平,但并未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未给患者带来预期的获益。


  2016ACC年会上ACCELERATE试验表明: CETP抑制剂evacetrapib不能减少受试者心血管病终点事件。虽然,对比安慰剂组,使用Evacetrapib组患者平均降低LDL水平达37%,提升HDL水平可达130%。换句话说,Evacetrapib对胆固醇方面的良好作用并未转化到任何减少主要终点事件上。


  2017ESC年会,REVEAL研究结果震撼发布。结果显示,CETP抑制剂Anacetrapib 较对照组使冠脉死亡、心肌梗死或冠脉血运重建风险降低 9%。然而,Anacetrapib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机制,认为其疗效仍主要源于降低LDL-C的效应,而非升高HDL-C效应。


  除CETP抑制剂外,应用烟酸进行的HPS2-THRIVE研究和AIM-HIGH研究也证实,应用烟酸升高HDL-C并不能使患者获益。综合考虑现有研究证据,我们应该考虑放弃将升高HDL作为血脂异常的药物干预靶点。换言之,RADIANCE、ILLUSTRATE、ACCELERATE和REVEAL研究所终结的不仅是CETP抑制剂,HPS2-THRIVE研究和AIM-HIGH研究所终结的也不仅是烟酸,而是HDL假说。


  尚有学者认为,HDL颗粒分为多种亚型,不同亚型的HDL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同。如何通过药物手段升高或降低特定亚型的HDL,可能是未来血脂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而且,HDL-C和HDL质量等指标不足以替代HDL功能。而检测HDL功能及其相关生理过程仍处于早期研究阶段,而且比HDL质量测量更加复杂。新的HDL功能测试应该是可再生的、可直接测量,能够直接反应冠心病结局的。目前寻找HDL功能检测方法,并进行心血管预后干预试验,以验证上述假设。

 

  甘油三酯(TG)


  HDL-C临床研究结果令人失望,也重燃了TG研究的兴趣。有证据显示高TG、残余胆固醇或富含TG的脂蛋白水平是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的额外原因。哥本哈根心脏研究发现,非空腹TG水平升高与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和死亡的风险相关。BIP研究随访22年,对15 355 例冠心病患者中的死亡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TG水平升高与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率升高独立相关。TG浓度过高,不仅会导致心血管风险增加,还会导致急性胰腺炎风险增加。新的争议来自究竟应在空腹还是在非空腹状态检测TG,哪种状态下的TG水平对冠心病发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更大。


  证据表明,提高残余胆固醇浓度(主要是TG水平升高),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升高。但是我们亟需新型降TG药物及随机干预试验证据,来验证降低TG水平能否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最好是安慰剂对照、一级预防试验,而且是针对轻中度TG水平升高而LDL-C不高的患者。


  脂蛋白(a)


  新近研究认为脂蛋白(a)[ lipoprotein(a) ,Lp(a)]]水平升高不仅是ASCVD独立的危险因素也是残余风险。Lp(a)是低密度脂蛋白(LDL)与载脂蛋白A(Apo A)的复合物。由于以前缺乏标准化检测方法和有效治疗药物,对Lp(a)基础和临床研究较少。随着技术进步,检测方法得到改进并有新的药物出现,目前对高Lp(a)血症有了全新的认识。


  研究报道 Lp(a)可通过促进血栓、炎症和抑制纤溶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在ASCVD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无论是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荟萃分析还是孟德尔随机遗传研究,均提示高Lp(a)血症是冠心病的强预测因子,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传统危险因子。


  在LIPID研究中,评估了6年中位随访期间 Lp(a)浓度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基线Lp(a)浓度与总冠心病事件相关(P<0.001),lp(a)>73 mg/ml的患者患病风险最大。认为基线Lp(a)水平可独立于传统的风险因素预测CAD事件。1项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报道,Lp(a)基线水平与ASCVD风险呈正相关。前瞻性研究的荟萃分析报道了4 000例冠心病患者,按基线Lp(a)水平三等分,与Lp(a)水平最低组比较,最高组的冠心病风险增加70%。


  高Lp(a)血症不仅是ASCVD独立的危险因素也是残余风险,在疾病风险评估中需关注Lp(a)水平。但目前缺少Lp(a)降低作为其主要终点的试验,而许多能显著降低Lp(a)的疗法正在临床试验阶段。期待进一步探索Lp(a)致病机制,寻找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ASCVD的手段。

三、CVD精准预警、精准治疗新标准及基于核磁共振血脂检测的新方法

  基于LDL-C为主的常规血脂检测不足以反映CVD风险与降脂效果。大量数据显示常规血脂检测指标在CVD患者中未见异常,例如2009年美国报道了基于13万住院CVD患者的大数据分析,显示其中仅半数存在LDL-C等指标异常。可见,作为预警最重要的临床检测指标,LDL-C仅能预警半数CVD风险,同样仅半数CVD患者可以用LDL-C作为调脂治疗指导依据。尤为重要的是,中国LDL-C低于西方人群,更不适合作为预警、调脂的主要监测指标,迫切需要开发更为精准的CVD指示血脂指标。大量文献报道低密度脂蛋白颗粒LDL-p在CVD疾病中的预警和治疗监测作用,例如基于6814例患者检测数据显示,LDL-C与LDL-p浓度在同一患者中并不协同变化;在二者不协同变化的患者中,LDL-p较LDL-C更能反映CVD风险。LDL颗粒(LDL-p)对CVD的评价强于LDL-C。


  脂蛋白已被确认是由一系列从小而紧密到大而松散的脂蛋白颗粒组成,除了可以按照脂蛋白颗粒的组分、大小以及密度对其进行的分类之外,还可以根据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脂蛋白颗粒形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细分(脂蛋白亚组份)。大量证据表明,HDL、LDL亚组份间CVD影响权重差异大,脂蛋白亚组份对CVD的指示作用较常规血脂检测指标更为精准。某些脂蛋白子类已被认为是新兴的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心血管疾病的症状与脂蛋白子类中的胆固醇含量、脂蛋白颗粒浓度以及脂蛋白颗粒大小相关。基于2072例CVD脂蛋白颗粒亚组份分析证实,体积小而密度大LDL亚组份与CVD密切相关。亚组份组成能对CVD更精准预警,并解释了LDL-C正常的临床CVD发病,同时致病组份监测应作为调脂治疗指导精准依据。对于HDL,只有体积较大的亚组份与CVD呈负相关、体积小的HDL与CVD无相关性。 因而,脂蛋白亚组份分析,无论在CVD预警和CVD调脂监测中均较常规血脂检测更为精准。LDL-p检测和脂蛋白亚组份分析近年来进入多家西方相关学会指南。


  核磁共振NMR血脂检测以其快速简便的操作流程、无与伦比的结果稳定性,自2008年开始,成为西方CVD预警、治疗监控的必须手段之一。大量文献证实其在临床血脂检测上的重要价值:5538例数据证实基于核磁的脂蛋白亚组份分析发现NMR血脂指标与临床CVD风险高度相关;在一项大规模前瞻性的调查对象为超过20000名的健康妇女的研究中,在没有利用传统心血管疾病的预后方式下,只根据NMR测试得到的脂蛋白颗粒浓度和脂蛋白颗粒大小的结果成功预测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2011年欧洲LDL委员会提示核磁是唯一具有标准化流程的LDL亚组份检测方法;2013年美国临床化学会AACC脂蛋白与血管疾病工作组制定的临床指南,支持CVD预警及治疗监测使用基于核磁的LDL-p检测。


  综上所述,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脂蛋白颗粒浓度、脂蛋白亚组份分析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CVD预警、治疗监测的重要手段。2008年、2015年核磁血脂检测分别被美国FDA、欧洲CE认证许可,目前仅美国每年基于核磁技术的血脂检测达250万人份。


  基于中国心血管领域胡大一教授、赵东教授等专家主导的2017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中国心血管病医生对LDL-C的正确认知率约为70%,对核磁检测LDL-p颗粒、脂蛋白亚组份的认知率更低;统计学结果表明对LDL-C的认知率与医生对患者调脂成功率成显著相关。因此,提高医生对血脂指标、及西方发达国家血脂新进展的认知在我国心血管界势在必行。同时,需要国人的核磁血脂数据,建立国人核磁共振血脂检测正常范围、预警与治疗监测标准,为CVD精准预警、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李婷婷 丛洪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