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火锅,不周末:满人入关,带来火锅

 茶香飘万里 2019-02-15

文:黄金生

“乌苏城,三样宝,苏子叶,黏豆包,还有寒葱在山腰。”满族喜吃黏食,这与满族的生活条件及习性有关。东北地区天气极寒,黏食耐饿,便于远程外出从事狩猎活动和军事征战。

黏豆包又称“黏饽饽”,是用大黄米或小黄米磨成面粉做成。其做法是,将面发酵后,包上豆馅,上锅蒸熟即可。若包好后用油炸,就变成既焦、又脆的炸糕。

此外,流传至今的还有年糕,糕又称切糕、黏糕。将糯米或黄米淘净碾碎,与豆馅交替叠层上屉蒸熟,面上或缀以红枣,切食。在今天的东北以及河北、北京地区,黏豆包、年糕仍然是过年时期不可或缺的食品。

酸菜满语称“布缩结”。过去,满族人长期生活在东北比较寒冷的地区,一年有一半的时间是寒冷季节,吃鲜菜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冬春两季要靠窖藏和腌渍的菜过日子。

满族渍制酸菜已有很悠久的历史。酸菜醇香不腻,风味别具,吃了让人赞不绝口。若在满族人传统的“涮锅”内,配上酸菜和粉丝,就成最佳菜肴。

满族人喜欢吃肉,尤其是猪肉,这是因为满族及其先人家畜饲养相当发达,猪是当时普遍饲养的家畜之一。经过多年的饲养实践,满族人积累了丰富的养猪经验与烹调制作猪肉的技术,诸如烧、烤、炸、炖、蒸、煮、炒等。

在清宫廷菜谱中有一道“肉片汆酸菜”。据《盛京节次照常膳底档》记载,当年乾隆皇帝在东巡盛京时,就吃过这道菜。“肉片汆酸菜”的主料就是猪肉与酸菜。今天,猪肉酸菜炖粉条香喷喷,酸滋滋,醇香可口,肥而不腻,已经成为东北的一道“名菜”,深受人们的喜爱。

满族人吃火锅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其先人女真时,狩猎野餐时就常用篝火烧陶罐煮食物,一边烧,一边添,一边吃,这就是最早的火锅。随着生产的发展,食物品种的增多,火锅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起来。满族入关后,就将这种习俗带到了北京地区。

没火锅,不周末:满人入关,带来火锅

银寿字火锅,清光绪,高30 厘米,直径32 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满族人吃火锅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生产的发展,火锅种类也越来越多,清朝入关后,便将这种习俗带到了北京地区

当时把涮羊肉叫作“锅子”。涮火锅在清宫廷和王府中也很盛行。睿王府的后裔、满族学者金寄水等人所著的《王府生活实录》一书中就写道:

“王府冬至上午要吃馄饨,晚上照例吃火锅,不仅冬至这天要吃火锅,凡是数九的头一天,即一九、二九、直到九九,都要吃火锅,甚至到九九完了的末一天也要吃火锅,就是说,九九当中要吃十次火锅,十种火锅十种不同的内容。

头一次吃火锅照例是涮羊肉。一从‘一九’过后,以后的八个‘九’吃的火锅各不相同。有山鸡锅、白肉锅、银鱼、紫蜊蝗火锅,狍、鹿、黄羊、野味锅等等,九九末一天,吃的是‘一品锅”。此锅为纯锡所制,大而扁,因盖上刻有‘当朝一品’字样故名。它以鸽蛋、燕菜、鱼翅、海参为主,五颜六色,实际上是一大杂烩菜。”

在清宫中不仅冬至吃涮火锅,宴席上也吃。如嘉庆年间宫中的“千叟宴”共享火锅1555个。北京地区吃火锅就源于满族的饮食。徐凌霄《旧都百话》中说:“锅子之类甚多,有菊花锅子……羊肉锅子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须于羊肉馆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遗风。”

今天,北京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火锅店,即使在家里人们也可以吃上味美适口鲜嫩的涮羊肉,已经成为北京人的大众食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