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是ㄧ辈子的功课,除了从知识学问当中学习自我探索, 外境(你对人事物的观点)也可映照出自己看不见的盲点, 所谓的盲点就是被压抑至潜意识里的阴影。 最早提出阴影这一心理术语的其实是心理学家荣格, 特指我们的人格中遭受刻意压抑的部分。 这个部分有可能是因为恐惧、无知、羞愧的消极情绪持续作怪,也可能是因为爱的缺乏所致。 荣格将其定义为「心理阴影就是你所不愿意成为的那种人。」 换句话说,其实就是我们内心非常排斥的那种人。 但更大的可能在於,我们身上也存在这种性格,却自知或不自知的藏匿, 所以才会特别在意别人在这个方面的表现。 人往往都是对自己关注的事情才会特别的敏感。 不管你是否承认,如果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中就会发现,你最讨厌的人的特质, 真的可能会在你过往的人生经历中,被自己封存隐藏在潜意识里。 而你会以存在这样的感受深深不安,当别人的行为一旦和你发生这种深层次的触碰, 厌恶和反感的情绪,那一刻就像湖中突然投入的石子,泛起的涟漪在你心湖中扩散。 假如你是属於那种特别有涵养、说话轻声细语的女生,从小到大良好的家教, 你的人生字典里根本就没有粗鄙的词汇。 注重学养的人也许对於目不识丁、没有文化的人也许就会产生鄙视, 若你了解阴影效应,你会清晰意识到,你对那些没有教养、 甚至有点泼妇相的人群的厌恶,其实是自己内在有着从小要做乖乖女的压抑, 你最讨厌的特质,其实形成了某块心理阴影,在你的体内与之共生。 没有心理阴影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 若每个人心中的阴影能够被自我的勇气、真实的触碰, 还能够透过觉知之光,用另一种新视野重现。 可是大多数的人都是无知无觉地活在自以为是中, 用一生的气力去隐藏自己内心的真相,不敢去面对, 一次次跟内心中那个讨厌的特质作斗争。 於是一生的气力全都耗在对抗被自己投射出去的大坏蛋, 这种过度消耗元气的心理控制游戏,危害是相当惊人的。 如果真的想要改变、去除困扰自自己的阴影特质,最好是勇敢的直面它。 建议你在纸上列下自己最讨厌的几个人物,仔细分析这些人物身上的特质, 就会发现这些特徵,究竟是自己所缺少的还是隐藏在自己内在的。 很多时候,当你发现阴影其实也是隐藏在自己内在时,不用自责, 你可以去反思这个缺点是否曾经帮助过自己解决过问题? 尤其当你发现这个缺点也曾保护过自己时你就会没有那麽憎恨这个特质, 慢慢地对自己和别人能更加宽容,也能更加友善的处理各种关系。 例如你很看不起胆怯的人,因为你从小被灌输男子汉大丈夫怎麽可以承认自己是胆小鬼? 若你的头脑被这样的信念制约,你ㄧ定会故作坚强, 隐藏了自己其实并不勇敢的真实感受,因此看到其他人胆怯时, 内心就会非常的厌恶。 当你往内做阴影功课时,你会发现心理阴影绝非一无是处, 因为『恐惧、胆怯』是生命本身想要存活下来的本能机制, 没有恐惧所发出的讯号,你可能会让自己陷入危险之境。 从这个角度来讲,你最憎恨却已经拥有的特质(胆怯), 会在生命危急关键时救了你的命。这也是荣格解决心理阴影的方式之ㄧ 对於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积极感知并直面自己的心理阴影, 会让自己更容易接受不同特质并存的自己。 只有感知自己身体内同时存在着恶魔与天使, 才有可能真正摘除用来掩饰自己人性的面具, 直面自己的心理阴影,最终重新认识完整的自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