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行的菖蒲

 攒菁堂 2019-02-15

修行的菖蒲

菖蒲,古意缭绕的两个字,念起来极庄重,隐隐有些孤清的气息。从字面上,就能看到一幅水波澹澹、草色青青的乡间图画。读《诗经》时,惊喜地看到“彼泽之坡,有蒲与荷”的句子。果真,菖蒲是从《诗经》中长出来的植物,和蒹葭、荇菜、卷耳、桑一样,带着诗的特质,词的优雅,曲的流畅,青翠了千年,惊艳了时光。

修行的菖蒲

石菖蒲是天生的香草,散发着一种独特的芳香,清新又浓郁,闻之令人忘俗。古时的书生秉烛夜读,案上供一盆清秀的菖蒲,起到收烟护目的功效,而折一段叶子闻闻香气,亦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菖蒲,可怡情可养性,是书斋中祭奉至圣先师孔子不可或缺之圣物。友人的茶室便用陶盆供着一撮石菖蒲,叶片细长似虎须,铺着极干净的细沙碎石。其青翠的细叶比兰更纤瘦,映在清清浅浅的水里,让人心生怜惜。将如此美丽清雅的草作药,不知开单的医生作何想,是不是像我一样不忍呢。奇怪的是,作药的石菖蒲却“然止可为佐使,而不可为君药”。它们不可为风光无限的主药,却甘为默默无闻的配角,大约与其长年修炼于深山涧谷有关吧。若不是胸怀苍生,若不是慈悲满怀,谁能忍受如此孤寂如此清冷的修行呢?

修行的菖蒲

石菖蒲是书生案头清供的雅物,也是文人们笔下的妙物。在花鸟画兴盛的清代民国,菖蒲则是画家们笔下可爱的植物,郑板桥有题画诗云“玉碗金盆徒自贵,只栽蒲草不栽兰”,金冬心更是将书斋起名“九节菖蒲馆”,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等常以菖蒲为题作画,近代文人郑逸梅则盛赞菖蒲“有山林气,无富贵气”。他们笔下的菖蒲莫不古拙、苍茂、清雅,别有一番意趣。石菖蒲还可酿酒,《荆楚岁时记》载:“以菖蒲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色橙黄微翠绿,清亮透明,气味芳香,为历代帝王将相所喜用,并被列为历代御膳香醪。

修行的菖蒲

我寻常喜欢在山间行走,虽不曾留神虎须菖蒲,普通的石菖蒲倒常见。黑麋峰的深涧里,九峰山的清溪里,水中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卵石,石菖蒲就零零散散地生在石缝里,纤细修长,青碧可怜,越看越爱。因为喜欢它们自由自在的样子,不忍心其遭受迁移破坏之苦,所以对随意采挖石菖蒲的行为甚为痛恨。有兰的幽雅、竹的飘逸、梅的素洁、菊的清高的石菖蒲,清幽的山和洁净的溪才是它们最佳的居地。纷纷扰扰的浊世,岂不是玷污了其素洁清雅?

修行的菖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