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点评

 夕妙斋 2019-02-15

   导师简介:

  吴颐人,原名吴一仁,1942年生,上海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协会员、上海市书协理事。师从钱君匋、钱瘦铁、罗福颐等前辈大师,研究书、画、篆刻五十余年。出版有《篆刻五十讲》《篆刻法》《篆刻跟我学》《印章名作欣赏》《常用汉字演变图说》《吴颐人汉简书法》《吴颐人印存》《鲁迅著作印谱》《吴颐人书画篆刻集》《吴颐人书画篆刻选》《吴颐人百印集》《福寿印谱》《梦绕丽江——纳西象形文书法刻印》《吴颐人题汉画像石》等近三十种著作,参与编写《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篆刻小百科》《我的汉简之路》等。

  上海中国书画专修学院与上海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办了一个篆刻名师班,学生基础高低不一,每周两课。近以多种内容命题,如以古词牌名为题,以训练学生的创作能力。现稍作点评供诸位习印者参考。学生出现的诸多毛病,全因少看古今印谱及少临刻古印所致,即学传统不够。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本无可能成功,脱离传统的“创造”可能就是“捏造”,故学习中国书画篆刻,脱离了“传统”这根生命线,风筝断无可能高飞。

——吴颐人


福佑中华

鲍兆兴治印

此印拟古玺,文字宜刻得更细而坚挺一些。

周景明治印

拟古玺创作要有粗细、疏密之分,边框也要有粗细变化。

古印谱是最好的老师,要认真揣摩。

犹晓红治印

  此印章法尚可,边框残破,作者宜多学古玺。

陆斌治印

  此印“福”字之“礻”旁未处理好。

  建议作者文字、边框的处理多学学黄士陵。

何强治印

 此印中“福”字刻得太大,“中”字又太小,四字宜各占四分之一。

薛奡治印

  文字、边框均须有粗细之分。

  作者要多研究一下古玺,或多学学来楚生先生。

王治治印

  此印拟古泉币,文字、线条、边框残破不古。

  其“中”字“口”部下第一个飘带也应类似“口”部上两飘带的造型。

张爱萍治印

  拟封泥或瓦当创作时,要细察传统。

  此印整体显得繁冗、拥挤。

强者无敌(强无敌)

鲍兆兴治印

  此印拟小玺,边粗文细的特点未体现出来。

张爱萍治印

  此印拟烂铜印,气息尚可。

  “强”字右边问题较大,“口”部上画宜封掉,下连“虫”部转折不妥。

许韶辉治印

  此印线条粗糙,“强”字右上角“口”部不能穿孔,下部“虫”未处理好。

  “无”字右下两转折未刻好。

  “敌”字左下“古”部及右边“攵”部皆草率,非奔放。

陆斌治印

  粗白文印的要点是满而不肿。

  此印排列较妥,只是“强”字的“弓”旁和“敌”字的“攵”部显臃肿。

何强治印

此印首字“强”宜“弓”小,约占此字的三分之一。

犹晓红治印

  此印的“者”字右上部及“敌”字的“攵”部不妥。

  “强”字的“弓”部占地过大。

王治治印

  此印首字“强”的“弓”旁不妥,起笔有画蛇添足之嫌。

“敌”字笔画粘连也不妥。

严德华治印

  此印安排妥帖。

  或许处理成满白会更好一些,此作显得不够饱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