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研派:敢仰望的人 眼中自有光芒

 lfs756 2019-02-15
2012年9月,我通过免试推荐获得了北京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现今我是一名北大的研究生。而我在大三暑假前一直对保研没有什么兴趣,但是因为专业第一的学业成绩,面对着“食者无味弃之可惜”的保研资格,骨子里的无拘无束随性而为的性格,同时向往自由渴望新知的渴求让我决定闯一闯。从没考虑过保研的我几乎是一个晚上就任性地作出了“要么外保名校,要么潇洒放弃”的决定。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保研路。
  直到今天,我仍认为这是一个疯狂的决定,毕竟在保研这件事上,大家都奋力争取着,都渴求着至少是稳定的结果。这里一定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无条件的支持与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虽说人生路是自己去走,但是家人的支持绝对是最温暖的力量。所以无论自己的选择是什么,一定多和家人商量,最好得到支持。
  对于保研,特别是跨校保研,明确自己的目标是极为重要的。容许我狭隘地揣测,时下大学校园中的多数人都目标多却杂,执行力却总又欠缺一些火候。我很羡慕那些从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的人,毕竟我是一个太随走随想的人,很难给自己做未来规划。那么和我一样有“怪癖好”的同学应该试着督促自己尝试不同的可能,看看自己到底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即便不能明确自己到底最适合什么,明白自己不适合什么也不失为让自己离正确答案更近一步的路径。就我自己而言,以为专业的原因,我的大学四年几乎全部是在与媒体打交道中度过,从校报记者团的团长到院系杂志的主编,从科技日报的实习记者到校媒联盟的执行主席,我一直在忙碌在奔波,但是缺少一些思考的时间。我通过几年的校媒实践愈发明白我并不适合做一个铁肩担道义的记者,无论是从情怀到才华到技法,无一能够支撑。我有些沮丧与无奈,唯一能做的就是给自己一个缓冲期,去读不一样的书看不一样的风景或许会有新的答案。毕竟二十岁出头的年纪,还有很多选择的机会,这是就是我选择继续留在学校读书的原因。那么,你呢?一定要搞明白自己选择的目的,一旦选择就不要后悔。选择读研无论是潜心学术,还是期望获得进步或者更高的起点,亦或是单纯当做间隔年或者避风港,都无可厚非,在我的价值观里,这些选择都无关对错,只有是否认真对待负责到底。
  在笃定保研之后,我开始着手准备保研。因为是在大三暑假才匆匆决定保研,所以错过了各大高校的保研夏令营,这是一个遗憾。很多名校会在每年暑期开展夏令营,因为会在夏令营中通过选拔对部分优秀营员授予免试录取研究生的资格,所以被坊间称为“保研夏令营”。通过夏令营获取外保资格是一个捷径,即便不能如愿获得,也是对自身的一个“考前训练”,可以多尝试。
  从八月初回到学校开始筛选学校写申请材料到十月初拿到北大的拟录取通知书,我的保研统共经历了两个月。相较于很多志于保外的同学,两个月时间很短,可是那炼狱般的两个月对我来说还真的像结结实实的两年一样。
  筛选学校。前文说过,我将传统名校作为目标院校,加之考虑到家庭远近的关系,所以我将重点放在北京。圈定几所学校之后,我认真阅读了这些学校近几年的保研政策,同时等待最新保研政策的发布。学校每年的保研政策都会有细微的变化,比如对申请学生成绩排名、英语成绩、所在学校是否211等的要求,这些都务必要重视。一般经验来说,河海大学作为211重点院校,在申请外校保研的基本资格中是不会被拒绝的,所以不必妄自菲薄。
  写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因学校而异,需要做的就是认真阅读保研细则。在此期间我用将近一周的时间全力准备了一份简历,力求用最精炼的语言与篇幅展现我大学前三年所取得的一些成绩。除此之外,我准备了一本申请小书,从封面到内容都是我精心制作的。这本小书涵盖了我大学期间的学业科研等各方面的成绩,比如我认为还算拿得出手的课程论文,比如我曾在各类报纸杂志发表的新闻稿件等等。这本一百多页的小书是我送给自己大学的一份礼物,它也在我的保研中帮了大忙———导师后来告诉我,她很少见到这么用心努力的学生,她因为这本小书对我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她也因此对我印象深刻。能顺利完成这本小书也得益于我三年来编辑杂志与报纸的经历。人生总会这样,学到的东西总会在某天发挥作用。
  寄送材料。近些年多数学校的保研材料是既需要网申又需要纸质材料寄送的。选择外保的同学一定要考虑到快递时间的问题,不要因为没有准时寄到材料而使保研之路中断。
  面试准备。说实话我有一种执念,那就是越到面试时越想自然面对,因此在我不多的几次重要面试中都没有特别准备过。自然流畅清新自信是最好的面试状态。当然准备保研面试,和准备找工作面试差不多。大家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一些保研面经,听一听前人的经验会很有效。
  关于保研还有许多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大家可以多浏览目标院校的政策文件或者在保研论坛等网络平台寻找信息。任何一件事的完成,都需要我们自己用心踏实做准备。在整个过程中,你会锻炼到自己的信息整合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抗压能力甚至文字书写能力等等。
  经过这场炼狱般的申请,我感觉到自己的空前强大。即便不能顺利外保,有这段经历我相信在未来找工作或者其他的时刻都会令我有足够强大的内心来面对。最后的结果是好的。我如愿来到北大,如今的研究生生活忙碌且充实,每天都要上课看书做作业,有的时候为了呈现一个完美的Presentation要揪着一颗心准备好几个星期,为了一个五分钟课堂发言阅读不下几十篇的文献。但是这种付出简直让人着迷。有什么比年轻时奋不顾身的努力更令人兴奋呢?
  前段时间朋友送来一句话,“敢仰望的人,眼中自有光芒”。我想我就是一个敢仰望的人———我一直都说自己只不过是个自卑的小姑娘,但是越自卑越努力,我会愈发渴望追逐更高远的天空,不怀疑人生,不怀疑时代,再荒乱的世界都抵不过我们笃定的内心与坚毅的步伐。我发自内心地希望每一个人都敢于仰望天空仰望未来,敢于追逐并为之付出努力。 (王亚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